· 角色评点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资讯-角色评点>本文

从周伯通的境界说开去

发布时间:2015.09.16 11:45 阅读次数:2219 出自:本站   周伯通不是金大师小说中的主角,也不是塑造的最丰满、最完善的形象,更不是侠客或英雄的代表,而且就武侠小说最基本的要素-武功、武学所达到的境界来说,周伯通也不是绝顶高手,但毫无疑问,周伯通是金大师所塑造的所有人物中最有意思的一位,至少是最有意思的人物之一。读者也许会为喜欢还是不喜欢郭靖杨过张无忌虚竹、乔锋、令狐冲等等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陷入争执,各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恐怕鲜有厌烦周伯通的。何以如此? 

  周伯通虽然(照其师兄、武学大师兼道家真人王重阳的断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境界",但在神雕侠侣最后一次华山论剑时,金大师还是借黄药师之口高推周伯通为当世第一人"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之中,以你居首"-当然,当世第一人并不就等于最高境界,不过周伯通是最接近于绝顶境界的高手之一,这一点连一灯大师洪七公等人都"自觉尚逊周伯通三分"。

  王重阳等人所达到的至高境界,按照儒家圣人孔子所说,就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无可无不可",随心所欲而自然中规中矩,一切都自然生发而又恰到好处,从容中道的境界;按照道家哲学的境界来说,就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无所不能为、无所不为而无心为之,无心为之而本来具足大道之一切妙用的境界;按照佛家哲学的看法,就是随缘任运、不假修造、游戏神通,担柴挑水,无非般若,翠竹黄花,皆为妙道的境界;按照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来说,就是自由王国的境界。自由王国是人类的至高追求,认识自己的本性并把自己的本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发挥到完美的境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达到的理想。显然周伯通不是这样一种境界,事实上古往今来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并不多,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已经踏入圣人之域,但反过来说,周伯通却是普通人之中就自然状态来说最接近于这一境界的人。周伯通与王重阳的区别,可以宋代哲学家的话说,是赤子之心和圣人之心的区别:赤子之心,已发而去道未远;圣人之心,如明镜,如止水。简单来说,圣人就是上面所说的道的境界,赤子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那种境界。周伯通就是一个赤子,毫无机心,无名无利,别人打他骂他,他毫不放在心上,别人宠他爱他,他也无所谓。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王重言断言他终究达不到至高境界的根据之一,因为胸怀博大、拯救天下苍生,象郭靖或乔锋那样,周伯通是不会也不可能去做的。周伯通就是一个字:玩,或两个字:游戏。千万别小看玩的境界,也不能认为游戏人生就是玩世不恭,游戏的境界是人还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心灵还保持清净明澈的状态。儿童的心灵就是一尘不染,清清净净的,儿童总是以一种美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即使一切罪恶、一切苦难都不能改变儿童的这种眼光。所以先哲老子才说"复归于婴儿",所以佛家才把儿童的意识称为"白净识",所以孟子才说"大人(圣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西哲有言:诗人是人类的儿童,所以如果说王重阳是武侠中的圣哲的话,周伯通就是武侠中的诗人,如此来说,其余宗师大概算是科学家吧。古希腊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宙斯就是一个大顽童,因为宇宙和世界不断的生成和消逝,不断的建成和毁坏,腐朽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朽,宇宙亘古如斯,永远以此而自娱,就好象一个小孩在做游戏一样,只不过这个游戏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在大哲学家眼中看来,哲学就是玩,哲学决非艰深、抽象、僵化的东西,哲学是活的、美妙的、好玩的东西。印度哲学也认为梵天通过幻化生成宇宙而进行永恒的游戏。说到这里,我想按照我的理解,模仿周伯通的话,世上最好玩的就是道学、佛学、易学,其次或者差不多同样好玩的就是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别的东西就不太好玩了-除非它最终也达到或接近于哲学的境界。比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晚年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说过:"在漫长的生涯中,我领悟了一件事,我们的全部科学,都是简单朴素而充满童趣的,这才是我们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科学一般看来似乎是枯燥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科学枯燥,而是我们远远没有理解科学的真谛。据说当年东方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在与爱因斯坦的谈话中,当谈到最投机、无所不谈的时候,对爱因斯坦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你是一个诗人"。我们可以加上一句话作为对它的注解:因为爱因斯坦是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世上如果没有这些好玩的东西,人生也许仍然是有意义的,但肯定就没意思了,"如果整天吃饭、喝水、睡觉,我老顽童烦也烦死了"。

  有些人象鲁迅、老舍等人的作品,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非常深刻,有些人比如通俗小说家的作品写得很有意思,但只有金庸的小说写得既有意思又非常深刻。有些人认为,金庸的作品是俗文学,所以不登大雅之堂。谬哉!

  一、金庸的作品是大雅大俗,雅俗共赏。金庸的作品包罗万象,哲学、艺术、历史、宗教、民俗,琴棋书画,三教九流,正宗奇门,人生百态,皆有反映,无论是以雅或俗都不能完全兼赅其风格,都难免陷入以偏概全的困境。为什么有人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为什么从大学教授到打工仔都喜欢看金庸的小说,就是因为里面(俗一点说吧)什么都有,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各取所需,当然因此不同的人从中所看到的不只是金庸的小说,也是他自己的影子。自己是雅人,当然看金庸小说就是雅的;自己是俗人,金庸小说就是俗的喽。

  二、 四大名著当年都是俗文学,都是所谓的小道,都不被正统思想所承认,而今都是真正的大雅,是现代小说家的典范。退一步讲,就算金庸的作品是俗的,也不能因此就断言它的境界就比所谓的雅文学低。因为雅俗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大道无偏无党,高下平等。硬分出高低来岂非象武侠小说里面所谓名门正派之所为吗?如此只能见出其偏狭。大宗师张三丰教导我们:为人心胸不可太狭隘,名门正派的弟子如果心存不良就是魔教,而魔教的弟子如果一心向善就是正派人物。杨逍也说:武功只要分了门派就落入下乘。有些人的境界尚且远不如大魔头杨逍,何以谈武论道欤?当今雅文学的作家其文字功底有几个甚至有哪一个能达到金庸的境界?

  三、更为关键的是小说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它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有人把金庸和鲁迅并列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相当多的人认为这是拔高了金庸,其实金庸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理解比鲁迅还要高。鲁迅也包括五四时期的同时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太过于偏激,当然这可以理解,他们自有他们的历史任务,他们那样做自有其时代的合理性,也可以说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救亡图存的时代紧迫感使他们还不能有充分的时间和心平气和的心境来完整理解和阐述并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微之处,而金庸对中国诸子百家的精髓有非常深刻和确当的把握。别的不说,光是金庸小说包罗万有、兼收并蓄儒道佛的博大胸怀在整个近现代的文学界即使不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罕有其匹的。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完整理解,是不可能自由出入于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游刃有余的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复活了,中国传统的但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在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中活生生的体现出来,让人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揭示了超越时代、超越历史的永恒的人性和大道的价值所在,这一点,说句不客气的话,即使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也无法给人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我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哲学的敌人甚至是罪人,世界上最好玩的、最活泼泼的东西被他们弄成了最没有生命力的东西,释迦牟尼、马克思或老子恐怕没想到哲学已经沦落到如此地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