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金刚拳

当前位置:首页>武功大全>大金刚拳

中文名
少林大金刚拳
流    派
少林
创始人
嵩山少林寺
传    承
秦铁英

大金刚拳

少林大金刚拳(又称“金刚罗汉拳”)是我国北派少林拳法中较为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拳种。其完整的体系,丰厚的武学内涵,独特的技术形式,简洁实用的自卫临战值,均使其立于中国传统武术之林,并占有重要的位置。

1概述

多年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满足人们对中国传统古少林拳的爱好、学习与研究的需求,作者将家学秘传三部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少林大金刚拳、少林十八罗汉掌)中的第二部“少林大金刚拳”经重新修定后出版,审慎推出。其间对编写体例、内容要求等进行了数次专题研讨和严格把关,确保其拳法原有技术内容、结构、风格、技法的完整性、规范性、原创性、实用性与可读鉴赏性。

2起源

“少林大金刚拳”由先父秦铁英先生(1889——1967,早年追随孙中山、黄兴致力于辛亥革命。同盟会员,曾于士官学校学习,讲武堂毕业。官至中将衔,在保定军校任职间,曾于步军亲授此拳法及“双手带护门刀”。后亲改长度为双手短刀法,并配皮套背身后,即后世家学所袋“步战刀”)晚年亲授。据先父考证,此拳法源于宋末元初,至明代传习于嵩山少林寺,曾作为少林寺武僧护寺必修拳法。后由于历史上“反清复明”的原因,这一拳法长期隐踪秘迹,即使民间承习,家学秘传也因家族内部数代“强族强种、保家护族”而秘不外示。正因如此,这部拳法才得以较完整、规范、真实地保存和延续至今。

3拳法

“少林大金刚拳”属于近身搏斗型拳法,讲究“招招有势,势势有法,法法有用”。这部凝聚了几代人心血,并具“原生态”的古拳法,拳势古朴,遒劲雄强,凶狠果决,精到妙。整体拳法四段,九九八十一动势,具有发力猛重、疾稳、沉实、整透的风格,及招势简洁、短促迅疾、拳腿互用、攻防并施、避实击虚、刚柔相济的运用特点。手法上善于“连打重击,来去风速,劲路奇出,斩钉截铁,势如破竹”,得势近身,低腿为先,短拳肘变,顺擒摔翻,拿压固控,得机相授。因此技法上讲究“远之拳足,近之膝肘,靠之以摔,相机以擒”。

“法以功为基,功以法致用”。此拳法十分注重内功的锻炼与修养,以补人之本元。拳法的修习以“大金刚气功”为基础,此法以“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

之精华”为本;以“舒通血脉、畅育气机、聚神调息、运气强力、经脉营顺”为锻炼宗旨。通过内功的练习,使其人体意、气、力达到高度统一与平衡,进而用内、外功夫为一身,运用于养生长寿。功法健身与武术的实战技击之中。

“少林大金刚拳” 十分崇尚“拳禅一如” 的武道与禅学相契、相融,拳法中的“禅”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崇拜,又可称为静能生悟。意的超然、体味感知的心理静思维,是聪慧、灵感与诚实体验的感悟,是武学禅法千磨万砺而后启智的“顿悟”,是历史与人文情结赐予的文化象征,是大气古远的文武之道,智善学养的尚武精神。

在“拳”与“禅”的长期历史衍化过程中,在孕育千年的传统文化凝聚与互融中,其夙具慧根的独到领悟,使其武者崇尚“禅于万象,禅于心中,自然平淡,随缘宽容,情智平和,佛韵高古,清逸静雅,虚怀若谷,真意诚和,超脱凡俗,明心养性,静能生悟,学至空灵,拳禅一如”的研修武学、禅意的心理境界与法则。因此在少林拳法中十分讲究“禅修慧世、智仁勇戒、禅悟拳意、拳融心法”的理念。

通过对“禅”至真、至善、至美之学的“参悟”与“慎行”,以“禅心独到”的领悟,汾观、诠释其做人处世的规范。通过习“禅”以“升觉悟化”自己的学识积淀与武学修养。通过对样学文化正确的认知与理解、体味与感受、环境理念、社会万象及武学文化、拳理技法深层次的结合,不断深化传统“武道禅学”及“文武双修”的历炼与相融;最终提升和逐步形成“少林大金刚拳”武学技法的心智修养、理法求证与拳、禅“空灵”的武学境界。

拳法之名“大金刚”,谓之宇宙间顶天立地者,寓为传统世间最为紧强无惧的“力神”。中国庙宇殿堂之中,多塑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神、八大金刚等护法神的金身重彩法像,是持卫佛陀、守护佛法的“夜叉”之神;是匡扶正义、镇慑、邪恶、守土保民、护佛镇妖,驱凶避灾、平安永定的象征。观“金刚”神态威武刚烈、气势威仪、立眉环眼、怒含霸气、法眼观界、身披利甲、手持法器、各涵寓意、姿勃勇,从中看出佛门奉善止恶,充分体现出一种力量与智慧、坚韧与顽强、正义与在情“替天行道”的人文情结与民族精神。

因此在“少林大金刚拳”的修习与演练中,十分注重“金刚之躯、叱咤风云、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拳法意识、气度与风范,实现与完善举法本身所固有的“拳禅一体、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拳术本质与内涵。 

4传播

此举法自20世纪80年代初面世以来,相继得到大陆、香港、台湾、日本、俄罗斯、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关注,多有刊载、专访与介绍,近期国内也有简化套路和复印资料流传,其中难免“残篇断简”,时有偏误。为改变此种现状,作者并未急于求辩,多年来不为外界所扰,以沉静、潜心求学的态度;以一种专业武术工作者的良知;以尊重历史、信守本源的责任感,对整体举法进行了数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反复体会、理解前贤及家学功法、拳技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课题研究,本着“学以致用”的宗旨,重新拍照、撰写,试图以最简练的文字和最直观的、标准规范的动作图示,将此拳法最详实的原动作名称、技术运用过程,与临战方法,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奉献、介绍给读者。我相信,对此拳法有一定了解和研究的同志,会从中得到最直接的帮助和指导。

学习“少林大金刚拳”须指出的是,中国古拳法是千年历史遗留的兵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一个民族传承武学文化、尚武强身、审美鉴赏,并具典型民族特

的精神延续和发展。它像一条不甘锈蚀的思维锁链,有相应的历史性、自然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因此“少林大金刚拳”属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实战险绝、理法相联的综合性少林拳法体系。所以学好拳法虽易,但也绝非朝夕之功,其武学中传统文化、源流风格、学术特色、教学实践、战术心理培养等,都将是十分重要的理学观念。故此武家常讲:“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即通过长期、艰苦、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技术、理论上逐步取得丰硕的、独到的体味与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同时还需博览心通,拓展视野,提高实践与养生的整体质量与层面;需要提高拳、禅慧悟的能力,相融互补,以陶冶心性;即拳法的学、练、修习过程,使其具备时代生命的活力,深赋古韵灵动的气势,注重其展现拳法的浓郁传统文化气息及实战的本质特征,以及武学的意识与风骨。在学习的过程中穿越时代岁月的尘封,使“学之必有所获,思之必有所得。” 

5训练

少林大金刚拳的学习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过长期认真、刻苦的训练;不能仅凭个人的一时兴趣来学习,也不能好高鹜远。很多有成就的武术家,虽一生博采众长,一专多能,“法外求法”,但细心观察,往往在博取同时,都能“独专一拳,独守一法”,刻苦钻研而获益终生。所以从专注求精的角度讲,真正练好一种拳术实属不易。

拳谚讲“拳五百日之功”,就是讲一般初学者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通、学懂,将拳法练之纯熟,行于自然。故而要求习武者要有恒心、有毅力。“踏实求学,惜时如金”,常年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少林大金刚拳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应从拳法的基础开始,如步型中的弓、马、仆、虚、歇、跟、插、四六步等,既要求动作规范严整、重心稳实,劲力顺通,同时更要求每一步型在动态结合步法的表现中做到动静进退、协调完整、互变迅疾、扎实灵动。因此学习少林大金刚拳既要体现“金刚拳”的气势与威猛的动作神态,更要注重由基本功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基本技术、拳术套路、实战技法等重要的形态训练科学程序。基础完整的训练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对于初学者来讲,要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的习惯,用以提高练拳的责任心与自觉性。如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一定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认真听取老师的技术讲解,观察老师的动作示范,认真完成规定的次数及运动量,并将每次练的重点和老师的提示与自我体会及时地做好记录和总结,做到心中有数、刻苦练功,养成按时习武的习惯。

古人云“形神合一,自然为本”“禅之本源,悟性为先”,因此拳法的学习与“悟性”有着不解之缘。例如,通过拳法动作细节的思维,不断提高对于拳术段落、组合内容的理解,从而萌发新的感触,进而启发新的灵思与情志,产生新的认识。这种“自然渐悟”的灵感,是在针对性的训练和有意识的学习与思考中,在继承源宗、千磨万砺的慎思明辨中,在不断体会古人实战、习武的胆识、气魄与智慧的同时,逐步从“感悟、觉悟”走向“彻悟”,最终达到对传统拳法特点与风格的极致体现的。

在初学阶段,由于缺少经验,可能在练习拳法时会遇到一些较为具体的困难。例如练拳时的高度、身法与角度、姿态、幅度、节奏的控制,不同劲力的运用与配合,各种动作组合之间的连接,眼神与方法的正确配合,呼吸运用与调节,拳法中所有出现的步型与步法在实战运用中的规范和具体作用等等。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认真分析,逐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正确的理念。条件允许时,可以请教有实战经验的朋友或老师,以免形成错误概念和错误动作的定型,否则将来改正起来会很困难,在套路演练和实战运用中难以发挥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自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认真对照动作反复看书学习,加深理解,使动作力求准确、规范。

有些初学者在自学过程中,总希望学习进度快些,总想首先了解拳法的“玄虚、神秘”之处,而不去真实地发现和理解拳法的本质内容与文化内涵,这是不宜提倡的。有些朋友一开始就急于了解动作的实战含义,这种迫切的学习心情可以理解。但往往粗知其用法后,便自认为可以了,便不再刻苦用功,而是似懂非懂,一旦在实践中运用却很难奏效,即使偶尔得手,也会因技术差异和缺乏有效的训练,最终难以取胜。还有些初学者不愿经过系统的武术基本功和专项拳法基本技术的训练,一开始“自学”便直接进入套路动作的技术练习,并谓之“捷径”“先难后易”,其结果却往往不得要领,越练越感困难,随之逐步失去信心至半途而废。有些朋友基本功程度较浅,套路技术练习不很熟练,连“形似”都相差很远,却急于参加各种表演和竞赛活动,这种急功近利或忙于“参与”的学风是很难练出真功的,即使参加竞技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拳谚中常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习武者应引以为戒。

在竞赛和表演中,我们往往看到这种情况,传统少林拳被随便改动,有的将其他拳种的技巧和非武术动作硬塞进传统少林拳中,片面追求所谓的表演效果和演练技巧,致使拳法的风格、特点、章法、气韵被搞得不伦不类,面目全非,拳法内涵遭到破坏。这是不理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提高与创新的原则和规律,习武者也应引以为戒。

少林大金刚拳在近千年的沧桑历史长河中不仅表现出浓郁的民族历史风格与丰厚的中原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在拳法演练中也会同时感到古代“阵战手搏”的神勇、惨烈与激奋。通过习武人威猛而雄强的攻防动势、凌厉的眼法,以“起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拳法意境,尽展其内心世界。拳法演练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在“动感”与“静感”的造型艺术与视觉艺术上,给人与生命抗争的激情。这就需要习武者下苦功,利用一切时间以认真、挚爱、求真的精神去研习,去思考。

通过长期的拳法修炼与研习,不断从中体味快速、敏捷、沉稳、刚柔、流畅、顿挫之间的气韵变化,凝思与感悟少林拳法远古文明的展现与解读。通过拳法的演练,努力达到与观众的共鸣,以一种强烈的民族意志和爱国情愫的演练表达,给人留下诸多联想与哲思。

因此,少林大金刚拳承传、发展至今,其拳术内涵已不仅限于“搏击”的唯一范畴,更不是恃技逞霸、致人死地的恶斗。学习少林大金刚拳首先要遵循一种自尊、自爱、自强、心胸博大、崇德尚武的爱国意识和胸怀,时刻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意志,规范自己的言行,严守拳法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以古代先民的卓越才能与智慧,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尽其心力。通过少林大金刚拳独到的拳法神韵与技术内涵,使我们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永远置身于浓郁的灿烂历史、武术传统文化与体育精神的氛围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书中描述

【1】玄慈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波罗星师兄,你若说谎,不怕堕阿鼻地狱么?”波罗星道:“我决不说谎!”玄慈道:“我少林派的《大金刚拳经》,你偷看过没有?”波罗星道:“没有,我只借看一部《金刚经》。”玄慈道:“我少林派的《般若掌法》,你偷看过没有?”波罗星道:“没有,我只借看过一部《小品般若经》。”玄慈道:“那么我少林派的《摩诃指诀》,难道你也没偷看么?那日我玄惭师弟在藏经楼畔遇到你之时,你不是正偷了这部指法要诀,从藏经楼的秘阁中溜出来么?”

【2】观心大师咳嗽一声,说道:“三位意下如何?”道清大师道:“适才波罗星师兄所使的三招,第一招似乎是《般若掌法》中的‘天衣无缝’;第二招似乎是《摩诃指》的‘以逸待劳’;第三招似乎是《大金刚拳》中的‘七星聚会’。”

【3】少林群僧一听之下,均有怒色。适才波罗星矢口不认偷看过少林寺的武功秘录,倒也难以指证其非。那中年少林僧法名玄生,是玄慈的师弟,武功既高,性情亦复刚猛,突然间出其不意的向波罗星袭击。他事先盘算已定,所使招数以及袭向的部位,逼得波罗星不得不以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中的三招来拆解。倘若波罗星从未学过这三门功夫,当然另有本门功夫拆解,但新学乍练,这些时日心中所想,手上所习,定然都是少林派功夫,仓卒之际不及细想,定会顺手以这三招最方便的招数应付。不料神山强辞夺理,反说这是天竺武技。但少林派的武功源自达摩祖师。达摩是天竺僧人,梁朝时自天竺东来与梁武帝讲论佛法,话不投机,于是驻锡少林,传下禅宗心法与绝世武功,那也是天下皆知之事。

【4】神山上人机变绝伦,一口咬定少林派的武功般若掌、摩诃指、与大金刚拳系从天竺传来,那么波罗星会使这三种武功便毫不希奇,决不能因此而证明他曾偷看过少林寺的武功秘录。

【5】玄慈缓缓说道:“本寺佛法与武功都是传自达摩祖师,那是一点不假。来于天竺,还于天竺,原也合情合理。波罗星师兄只须明言相求,本寺原可将达摩祖师所遗下的武经恭录以赠。但这般若掌创于本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师,摩诃指系一位在本寺挂单四十年的七指头陀所创。那大金刚拳法,则是本寺第十一代通字辈的六位高僧,穷三十六年之功,共同钻研而成。此三门全系中土武功,与天竺以意御劲、以劲发力的功夫截然不同。众位师兄都是武学高人,其中差别一见而知,原不必老衲多所饶舌。”

【6】神山上人微微一笑,说道:“少林方丈所言,当然高明,不过未免有一点故意分别中华与天竺的门户之见。其实我佛眼中,众生无别,中华、天竺,皆是虚幻假名。日前哲罗星师兄与小僧讲论天竺中土武功异同之时,也曾提到般若掌、摩诃指、和大金刚拳的招数。他说那一招‘天衣无缝’,梵文叫做‘阿伐岂耶’,翻成华语,是‘莫可名状’之意,这一招右掌力微而实,左掌力沉而虚,虚实交互为用,敌人不察,极易上当。方丈师兄,哲罗星师兄这句话,不知对也不对?”

【7】神山装作没听出他言外之意,将《般若掌法》取了过来,一页页的翻阅下去。观心大师便取阅《摩诃指秘要》,道清大师取阅《大金刚拳神功》。观心、道清二人只随意看了看序文、跋记,便交给觉贤、融智二位。这四位高僧均觉一来这是少林派的武功秘本,自己是别派高手名宿,身份有关,不便窥探人家的隐秘;二来玄慈大师是一代高僧,既然如此说,决无虚假,若再详加审阅,不免有见疑之意,礼貌上颇为不敬。

【8】神山上人却是认真之极,一页页的慢慢翻阅,显是在专心找寻其中的破绽疑窦,要拿来反驳玄慈。一时大殿上除了众人轻声呼吸之外,便是书页的翻动之声。神山上人翻完《般若掌法》,接看《摩诃指秘要》,再看《大金刚拳神功》,都是一页页的慢慢阅读。

【9】少林群僧注视神山上人的脸色,想知道他是否能在这三本古籍之中找到什么根据,作为强辩之资,但见他神色木然,既无喜悦之意,亦无失望之情。眼见他一页页的慢慢翻完,合上了最后一本《大金刚拳神功》,双手捧着,还给了玄慈方丈,闭眼冥想,一言不发。玄慈见他这等模样,倒是莫测高深。

【10】神山上人道:“那日师兄所说的大金刚拳要旨和摩诃指秘诀,小僧倒也还记得。”说着又滔滔不绝的说一段梵语,背一段武经的经文。

【11】玄生忽又越众而出,向哲罗星道:“大师,你说这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都是本寺传自天竺,大师自然精熟无比。

【12】玄慈暗叫:“惭愧!这法子甚是简捷,只须那胡僧一出手,真伪便即立判,怎么我竟然念不及此?”神山上人也是心中一凛:“这一着倒也厉害,哲罗星自然不会什么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却教他如何应付?”

【13】鸠摩智微微一笑,说道:“哲罗星师兄适才质询大师,言下之意似乎是说,少林派有七十二门绝技,未必有人每一门都能精通,此言错矣。大师以为摩诃指、般若掌、大金刚拳是少林派秘传,除了贵派嫡传弟子之外,旁人便不会知晓,否则定是从贵派偷学而得,这句话却也不对。”他这番话连责二人之非,群僧只听得面面相觑,不知他其意何指。

【14】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以拳掌见长,有的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能收发暗器。虽有人同精五六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为限。玄生与波罗星都练了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三门功夫,那均是手上的功夫。故老相传,上代高僧之中曾有人兼通一十三门绝技,号称“十三绝神僧”,少林寺建寺数百年,只此一人而已。少林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晓。要说一身兼擅七十二绝技,自是欺人之谈。

【15】玄生心中暗暗冷笑,脸上仍不脱恭谨之色,说道:“国师并非我少林派中人,然则摩诃指、般若掌、大金刚拳等几项功夫,却也精通么?”

【16】鸠摩智微笑道:“不敢,还请玄生大师指教。”身形略侧,左掌突然平举,右拳呼的一声直击而出,如来佛座前一口烧香的铜鼎受到拳劲,镗的一声,跳了起来,正是大金刚拳法中的一招“洛钟东应”。拳不着鼎而铜鼎发声,还不算如何艰难,这一拳明明是向前击出,铜鼎却向上跳,可见拳力之巧,实已深得“大金刚拳”的秘要。

【17】可是他心中却有一事大惑不解。眼见鸠摩智使出大金刚拳拳法、般若掌掌法、摩诃指指法,招数是对是错,他没有学过这几门功夫,自是无法知晓,但运用这拳法、掌法、指法的内功,他却瞧得清清楚楚,那显然是“小无相功”。

【18】“小无相功”是道家之学,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较之佛家武功中的“无色无相”之学,名虽略同,实质大异。虚竹一听到鸠摩智在山门外以中气传送言语,心中便已一凛,知他的“小无相功”修为甚深,此后见他使动拳法、掌法、指法、袖法,招数虽变幻多端,却全是以小无相功催动。玄生师叔祖以及波罗星所使的“天衣无缝”等招,却从内至外全是佛门功夫,而且般若掌有般若掌的内功,摩诃指有摩诃指的内功,大金刚拳有大金刚拳的内功,泾渭分明,截不相混。

【19】他听鸠摩智自称精通本派七十二门绝技,然而施展之时,明明不过是以一门小无相功,使动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等招数,只因小无相功威力强劲,一使出便镇慑当场,在不会这门内功之人眼中,便以为他真的精通少林派各门绝技。

【20】鸠摩智身形流转,袖里乾坤,无相劫指点向对方。虚竹斜身闪避,鸠摩智早料到他闪避的方位,大金刚拳一拳早出,砰的一声,正中他肩头。虚竹踉踉跄跄的退了两步。鸠摩智哈哈一笑,说道:“小师父服了么?”料想这一掌开碑裂石,已将他肩骨击成碎片。哪知虚竹有“北冥真气”护体,只感到肩头一阵疼痛,便即猱身复上,双掌自左向右划下,这一招叫做“恒河入海”,双掌带着浩浩真气,当真便如洪水滔滔、东流赴海一般。

【21】神山上人自从鸠摩智一现身,心情便甚矛盾,既盼鸠摩智杀灭少林派的威风,又不愿异邦僧人到中土来横行无忌,自己却无力将之制服;待见鸠摩智与虚竹相持不决,只盼两人两败俱伤,同归于尽。自己即使无法从波罗星手中再取其他少林绝技,但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三门绝技的秘诀,总已记在心中,回寺后详加参研,凭着一己的聪明智慧,当可将这三门武功大加变通,要旨虽同,招式外形却可大异,那时便成为清凉寺的三门绝技,而自己便是创建这三门绝技的鼻祖了。

【22】波罗星却又是另一番心情。他这些时日中研习般若掌、摩诃指、大金刚拳三门武功,但觉其中奥妙无穷。今日师兄哲罗星来接他出寺,自忖心中所得记忆者,还不到少林武功的半成,回归故乡虽然欢喜,但眼见寺中宝藏如此丰富,一出少林山门,从此再无缘得窥,却也是不胜遗憾。其后见到虚竹与鸠摩智相斗,两人内力之强,招数之奇,自己连半点边儿也摸不到。他却不知虚竹所使的并非少林武功,只觉少林寺中一个青年僧人已如此了得,自己万里奔波,好容易有缘出入藏经阁,却只记得几部武学经书回去,虽不是如入宝山空手而回,但所得者决非真正贵重之物,只怕此后一生之中,不免日日夜夜,悔恨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