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范蠡 | |
---|---|
氏 | 范 |
名 | 蠡 |
字 | 少伯 |
别名 | 鸱夷子皮、陶朱公 |
时代 | 春秋 |
国家 | 楚国 |
身份 | 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 |
范蠡(生卒年不详),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范蠡之著作今已散佚,计有《兵法》及《养鱼经》二书,于《文选》中可略见该二书之引句。晋人蔡谟之后因认为“计然”为范蠡著作之书篇名,因此相传有《计然》一书散佚,汉唐、三国等史料多以计然(计倪)为人名,清朝以前多数著述也多半认为计然为范蠡之师,《陶朱公生意经》则是根据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并非范蠡著作,《范子计然》出自唐马总的《意林》一书,作者也非范蠡。
目录
-
1 个人经历
- 1.1 成就越王霸业
- 1.2 隐退
- 1.3 从商经历
- 1.4 军政思想
- 2 注释
- 3 参见
- 4 外部链接
个人经历
成就越王霸业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范蠡反对越王勾践先行出兵,勾践不纳,遂大败,仅剩5000兵卒,被围会稽山。范蠡劝勾践暂时投降吴国,勾践许之。[1]
隐退
范蠡认为在有功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践其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2],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从商经历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中国道德经商——商人之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军政思想
范蠡的军事宗旨: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沿用。范蠡著名的经济思想:“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 ^ 司马迁. [ 《史记》]. : 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2013-11-13] (中文(中国大陆)).
- ^ 《水经·沔水注》:“松江、自太湖东北流迳七十里,江水奇分,谓之三江口。《吴越春秋》称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者也”。
1人物生平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后人尊称“商圣”,是中国道商之鼻祖。越国著名谋臣,与文种一起俱为勾践股肱大臣,最终灭吴兴越。因为意识到勾践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毅然弃越奔齐,三聚三散,富甲天下。他年轻时,曾拜计然(又名辛文子既《通玄真经》(《文子》)一书的作者)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策。引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范蠡携文种远赴吴越,因在吴国难展才华慨然离吴入越,辅助勾践二十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湖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县)史称定陶。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范蠡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36年,约于公元前448年无疾而终,享年高龄,几近百岁,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2政治生涯
范蠡从政,是他人生的转折。他的行为举止放荡不羁,人性率真,深得道家风范,但他并非世人认为的颓废,不是悲观主义者,在内心,范蠡还是有黄老学派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的。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南阳人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
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3从商经历
一身布衣,范蠡三次迁徙,《太平广记·神仙传》有老子“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一说。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灭吴后,范蠡向勾践提出了自己隐退的想法。勾践极力挽留,并威胁他说,如果坚持要走的话,就会杀掉范蠡及其妻子。但范蠡并不动摇,决然地走了。
范蠡还告诫文种要知退,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然而文种不听。果然,后来勾践赐文种一剑:“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兼营副业,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肥城陶山,或山东定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注意选择经商环境,把握有利时机,运用市场规律,做事有准备,不盲目。据时而动,得失均衡。范蠡关于把握时机的全面论述很有现代价值。他的待乏原则实际上是要求经营者站在时机的面前,超时以待,就像以网张鱼须迎之方能获猎。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懂得货物的价值。只有把时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
抓住现时得时无怠,因为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其三是从时而追。处于这种境况要讲究一个快字,指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
销售理论,贵出贱取。贵出如粪土,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手。贵上极则反贱。贱取如珠玉,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贱下极则反贵。
三八价格,农末俱利。范蠡以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经营粮食商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去发展农业生产。商人与农民同时受害,就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这样农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时获利。
积着理论。“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要合理地贮存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
薄利多销。范蠡主张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种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老子》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范蠡从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中隐约感觉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说与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4思想主张
军事宗旨
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沿用。
经济思想
范蠡是春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的老师计然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上文的大意是说:谷物粜的价格太贱则损害农民利益,农民受损 害不努力生产,农田就会荒废。谷物的价格太高则会损害工商业者的利益,工商业受损害无人从事工商业,就会使经济发生困难。谷价如果低至20就会损害农民,谷价如高至90就会损害工商业。如果把谷价限制在不低于30、不高于80的幅度内,就会对农业和工商业都有利。如能这样"平粜齐物",关卡、市场都不匮乏,不就是治理国家的办法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司马迁治史的求实精神来看,他的上述记载反映的无疑应是范蠡的思想。司马迁不把"农末俱利"的思想归于在管仲、孔子、子产等人名下,而单单记载在范蠡名下,说明他必有所根据。至于他据战国未以来的习惯用"末"来代替"工商",则是他自己的改动。这点前人已经指出①。还要说明的是,把谷价限制在不低于30、不高于80 的幅度内,《越绝书·计倪内经》所载,"籴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这样的谷物每石的价格与战国时李悝所说的粟石价30和汉代谷价大体相合。这可能也是汉代人用当时的习惯来表达范蠡思想的例证。虽然如此,这些小的改动并无损范蠡"农末俱利"思想的光辉。
春秋末年,范蠡提出的"农末俱利"的思想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首先,他提出了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的问题,通过把价格调整到一定范围内而作到"农末俱利"。这样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又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其次,他明确提出了商品价格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当地处理好谷价与其他商品价格的关系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范蠡试图通过调整价格促进生产和流通,这都是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再次,怎样把物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呢?范蠡主张用"平粜"的办法,这就需要丰收年国家把粮收购储藏起来,在歉收年缺粮时国家再把粮食平价粜出,这样才能起到平定粮食和其他物价的作用,这就叫做"平粜齐物"。所以"平粜"是范蠡首先提出来的,战国时李悝推行平粜法和汉代设"常平仓"都是这一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因此,"平粜"思想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
范蠡有治国理财的实际经验,他提出的"农末俱利"的价格政策和"平粜齐物"的经济主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范蠡不愧是我国古代治国理财的杰出人物。
管仲、孔子、范蠡是春秋时期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经济管理一些问题上的主张,可以反映那个时代的特点。
“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5范蠡哲学思想
在帛书《黄帝四经》出土之前,人们早就注意到《管子》一书的部分内容同《国语·越语下》的范蠡之言存在着思想上的联系,在文句表述上也有明显的相似相近之处。但是《管子》是北方齐国的作品,而《越语下》所记述的是南方的吴越战争,二者之间很难联系起来,因而此两书的关系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帛书《黄帝四经》出土后,由于其中的内容同《国语·越语下》和《管子》的思想联系更为密切,这显然不是偶然的,于是引发了一些学者开始思考这三部书的关系。帛书《黄帝四经》和《管子》中的相关篇章是时下公认的黄老之学的代表作品,而《国语·越语下》所述范蠡之言又明显地具有后世黄老之学的色彩,所以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范蠡同战国的黄老之学有着渊源关系的观点,认为是范蠡开启了后世黄老之学的先河。
范蠡既然下开黄老之先河,就一定是上承老子之学。虽然从《国语·越语下》的材料来看,范蠡的思想同老子之学确有密切的关系,但从老子到范蠡,道家思想是如何传承的?却至今没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根据传世文献提供的线索,范蠡之学乃受之于计然,并通过师承计然而与老子思想相接续。
范蠡师事于计然,在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广为流传的,从汉代至宋代,都有史料可以证明。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相关史料,当属《太平御览》卷404所引太史公《素王妙论》中的一段话:“计然者,蔡(葵)丘濮上人,其先晋国公子也,姓辛氏,字文,尝南游越,范蠡师事之。”《史记·货殖列传》载:“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刘宋裴禀《史记集解》引徐广曰:“计然者,范蠡之师也,名研,故谚曰‘研、桑心稴’。”裴禀又引《范子》所载以为佐证:“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
这个姓辛名研字文子号计然的人,很可能就是老子的弟子文子。《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有《文子》九篇,班固自注曰:“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就曾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此乃计然即老子弟子文子的重要文献证据,正是这条材料使我们可以将范蠡与老子的学术联接起来。从年代上来看,范蠡在老子之后约四、五十年,而计然正好处在老子与范蠡之间,他就是老子之弟子文子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计然何时何地师从老子已不可考,或在老子为周守藏史期间,或在老子去周为“隐君子”期间,后“南游于越”为范蠡之师。
从《史记·货殖列传》《越绝书》《吴越春秋》《文子》等典籍的材料看,计然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对老子的道论、自然无为的思想和治国治身的理论有所发挥和运用。特别是计然提出了关于天地阴阳刑德吉凶的理论和时变因循的理论,是对老子道家学说的重要发展,这些理论为范蠡所承袭并进一步运用发挥,后来成为战国时期以《黄帝四经》和《管子》等为代表的道家黄老之学的重要内容。从计然到范蠡,在长期的政治、军事和实业活动中对老子思想加以运用和创新发展,终于形成了道家思想成功指导社会实践的新局面,开辟了道家学说理论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道家学派创立后,原本主要是在南方的荆楚、吴越等地域流传,而战国中后期的道家黄老之学,又主要兴盛于北方列国特别是齐国,道家学说何时经由何人传入北方?这是先秦道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尚未有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在道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范蠡入齐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春秋战国之际,范蠡将老子的思想传播到齐国,开始了道家学派在北方列国流传发展的新时期。道家学派在北方流传发展的最重要结果,是稷下黄老之学的出现,其标志是帛书《黄帝四经》。
根据《史记》等史书的记载,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霸越之后,使急流勇退,“浮海入齐”,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开始了后半生的实业生涯,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他所传承的老子道家思想也随着他在实业上的成功而在齐国传播,并最终发展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学派——黄老之学。由此我们就可以解释《国语·越语下》同《黄帝四经》《管子》等战国黄老作品为什么有那么密切的思想联系,也就可以清楚地勾画出一条从春秋战国之际南方的原始道家到战国的北方黄老之学之间流传演变的清晰线索。
6历史评价
作为历史人物,南阳人范蠡一直受到历代史学家的关注。关于对他的评价,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历代统治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表彰范蠡,为什么?因为范蠡不是忠臣,他见机行事,巧妙脱身,这在统治者看来,不够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气似乎比不上诸葛亮、岳飞。
当然,说范蠡是谋略家不能算错,这从他出山,帮助勾践兴越灭吴的曲折艰辛过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后来务农、经商也离不开谋略和智慧, 但这不是范蠡的全部。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称为一代商圣。范蠡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功成名就后,他不留恋功名,激流勇退,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士人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汉初张良助刘邦打败项羽,及时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避免了杀身之祸。陶渊明更是远离政界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田园生活。不过,张良、陶渊明仅仅保全个人,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而范蠡则是凭借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之心,为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作贡献,为社会献爱心,他的胸怀更宽广,思想境界更高尚! 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作为一代商圣,范蠡的经营思想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史记》称“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
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多种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范蠡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潜心从事生产,埋头苦干,迅速致富,对传统观念作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其次,范蠡丰富的经商理念,对今天发展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范蠡主张把握商机,侯时转物。他遵循经济丰歉循环论经商,提出“待乏论”,不要人等货,应让货等人。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再比如,范蠡主张“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范蠡既拥有文子学派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庄子学派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
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这叫持盈,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这叫定倾,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这叫节事。范蠡并把这三点与天地人结合,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他还对勾践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
范蠡顺应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对今日仍极富现实意义。“持盈,”亦可称可持续发展,即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换句话说,也可以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强则戒骄逸,当昌盛、满盈时,能够保持;而这就要顺应“天道”,能“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定倾”,可以理解为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拨乱反正,克服缺点,做好工作。当危殆、将倾时,能够安定;而这就要顺应“人道”,遵循人事规律,合乎民意取得人心。而“节事”,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处置各种世事时,要能有理,有所“节制”;弱则暗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敢为,而这就要顺应“地道”,遵循“地”所包容万物、厚德载物的规律。范蠡做事讲究火候,全面考虑问题,不急功近利,不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范蠡在从政、打仗、经商活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处处占据主动,稳操胜券。范蠡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闪光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弘扬范蠡优秀的思想,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
《计然篇》;在《国语·越语下》《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汉书·艺文志》记有范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陶朱公著有《陶朱公理财十二则》(可能是后人所托),内容如下:
能识人:知人善恶,赈目不负。
能用人:因财器便,任事可赖。
能知机:善贮时宜,不致蚀本。
能倡率:躬行以率,观感自生。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到老无成。
能接纳:礼义相交,顾客者众。
能安业:弃旧迎新,商贾大病。
能辩论:生财之道,开引其机。
能办货:置货不拘,获利必多。
能收帐:勤谨不怠,取讨自多。
能还帐:多少先后,酌中而行。
根据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陶朱公生意经》,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至今仍在定陶一带流传。《陶朱公生意经》内容如下:
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
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证明,含糊争执多。
赊欠要证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
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拖延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国语·越语下》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
原文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
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王曰:“诺。”乃命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吴人不许。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吴人许诺。王曰:“蠡为我守于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无旷其众,以为乱梯。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王曰:“不谷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德虐之行,因以为常;死生因天地之刑,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是故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种亦不如蠡也。”
王曰:“诺。”令大夫种为之。
译文
越王勾践继承王位后的第三年就想去攻打吴国。范蠡进谏说:“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国家将倾复时要设法转危为安;平时处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越王问:“要做到这三点该怎么办呢?”回答说:“要保持国家强盛就应顺从天道,要使国家转危为安就应顺从人道,要妥善地处理国家政事就应顺从地道。君王不问我,我不敢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圣人顺着天时行事,这就叫守时。对方没有天灾,不要发动进攻;对方没有人祸,不要挑起事端。现在君王没有等到国家殷富,就要采取过分的举动;没有等到国势强盛,就骄傲起来;没有辛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对方没有天灾,就想发动进攻;对方没有人祸,就要挑起事端。这样会违背天意,而且失掉人和。君王如果这样做,必将危害国家,损害自身。”越王不肯听范蠡的话。
范蠡又进谏说:“好勇斗狠是违反道德的行为;攻战的兵器是不吉祥的器物;战争是一种最后的手段。阴谋做不道德的事情,喜欢使用不吉祥的器物,首先向别人挑起事端的人,最终反要被人所害。做得过分的事情是上天所禁止的。首先挑起战争,决不会有好处。”越王说:“不要再说这些惑乱视听的话了,我已经拿定主意!”越王果然出兵攻打吴国,在五湖之战中打了败仗,退守到会稽山上。
越王召见范蠡向他请教说:“我没有听从你的话,以至到了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呢?”范蠡答道:“君王难道忘了吗?保持强盛要顺从天道,转危为安要顺从人道,处理政事得当要顺从地道。”越王问:“要顺从人道,该如何去做?”回答说:“现在应该用极谦卑的辞令,极恭敬的礼节,带上珍宝和女乐,去向吴王求和,用高贵的名号推崇他。如果这样还不行,君王那就只有亲自去做他的奴仆。”越王说:“好吧。”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说:“越国愿意把士人的女儿都送给贵国的士做女奴,大夫的女儿都送给贵国的大夫做女奴,并且把国家最珍贵的宝货重器都献上。”吴国不答应。文种回国汇报后又去求和,说:“越王愿意把国库的钥匙都交出来,把整个国家托付给贵国,自己亲自到贵国,听凭吴王处置。”吴国答应了。越王对范蠡说:“你替我看守国家吧。”范蠡回答说:“在国境以内,治理百姓的事,我比不上文种。在国境以外,对付敌国,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文种也比不上我。”越王说:“好吧。”于是就叫文种留守在越国,自己带着范蠡到吴国给吴王做臣仆。
三年后,吴王打发他们回国。一回到越国,越王就向范蠡请教说:“现
在要妥善处理政事,该怎么办呢?”回答说:“处理政事得当应顺从地道。只有大地能包容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完成自己的功能而不失时机。大地生长万物,畜养飞禽走兽,然后享受它应得的名声和利益。凡物不论好坏,都使之成长以养活人的生命。时令不到,不能勉强让人生长;功夫不够,也不能勉强成事。顺乎自然,权衡天下大势,以等待时机的来临,再加以匡正,才能在适宜的时机下使天下稳定。君王应和男女百姓共同从事耕织,消除百姓的祸害,以防止上天降下灾殃。还要开辟荒地,充实仓库,让百姓富足。不要让民众旷时废业,以致成为祸乱的阶梯。天时将会有反复,吴国的事情也会有间隙可乘,只有懂得天地的常规,才能取得天下既成的利益。如果吴国的事情一时还没有间隙可乘,天时还没有转化的迹象,君王就应专心安抚和教育民众,等待报复的时机。”
越王说:“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你好好谋划吧!”范蠡答道:“在国境以内,那些治理百姓的事,比如怎样限制春、夏、秋三季的游乐活动,不扰乱农事,不违反天时,使五谷丰登,人口繁衍增加,让君臣上下都满意:这些事情我比不上文种。在国境以外,对付敌国,决断大事。顺应阴阳的变化和天地的常规,做到柔顺而不屈服,坚强而不僵硬。赏和罚的施行以天地为常法,生和杀的掌握以天地为准则。天根据人,圣人也根据天。人怎么行动,天地就显示怎样的征兆,圣人根据天地的征兆去完成大事。所以能战胜敌人而不给它报复的机会,夺取敌人的土地而不让它夺回;军队在国外取得胜利,给国内带来幸福,用力很少,而名声卓著:这些事情,文种却也不如我。”越王说:“好吧。”于是就叫文种治理内政。
7后世纪念
浙江诸暨范蠡祠主要以范蠡军事政治才能和商业才能及生平业绩为主要展示内容、以其它相关人文故事为衬托。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财神庙、魁星阁、三星庙(暂用名)等相关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正殿内塑高3.5米范蠡全身铜像一座,铜像背后墙面用木条仿竹简形式,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镶嵌楹联。殿外左右两侧建长廊两条,陈列与范蠡生平业绩相关的诗碑,并以彩绘壁画等形式,生动介绍范蠡卓越的军事、政治和经商才能。其它辅建筑依相应位置而建,错落有致,相关塑像如:比干、赵公明、关公及福、禄、寿三星均以民间传说的形象为依据,或坐或立,神态各异。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铜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间传统的贴金彩绘相结合的形式。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鸡山,气势恢宏,采用清代民间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古朴典雅。主要建筑除“魁星阁”外,屋架及相应构件均从民间整体购买,各种木雕构件琳琅满目,精彩非常,充分展示了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
范蠡祠戏台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干山村蠡山,为范蠡祠的门楼部分。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寓居于此。
范蠡祠共有四处,其他地区还有山东肥城范蠡祠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陶山,浙江德清范蠡祠位于浙江德清干山乡蠡山,湖南沅江市赤山岛有范蠡祠。
湖南沅江市赤山岛有范蠡祠,建于光宅元年(684年),祭祀越相范蠡。历史上文人墨客写赤山范蠡祠的诗文据嘉庆年间编的《沅江县志》即已有十多篇。该祠于嘉庆年间已毁,嘉庆十二年,溆浦贡员戴安礼登临赤山时,写下了《蠡山残庙怀古》:“五湖踪迹竟浮沤,独有兹山庙尚留。座下藓苔春满地,渚边芦苇月千秋。姑苏几见群麋走,相国旋同野鹜游。辟谷高风堪共仰,丞尝为雪楚平羞”。
赤山在唐天宝年间曾改名“蠡山”,就是因为传说范蠡曾在此隐居。岛上还有“香炉山”、“蠡施村”等地名也佐证了这些传说。
8故事
三聚三散
在《史记》中,记载了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春秋时期,范蠡戮力辅佐越王勾践,终于使得越国复兴。胜利后,越王封范蠡为上将军。可范蠡知道勾践为人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只装少量珠宝,乘舟远行,一去不返,这可谓“一聚一散”。
范蠡辞去上将军后,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耕于海畔,没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将家财分给乡邻,再次隐去,这可谓“二聚二散”。
行至陶,范蠡看到此地为贸易的要道,可以据此致富。于是,他自称陶朱公,留在此地,根据时机进行物品贸易,时间不长,就累积万万。后来,范蠡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偿命,该是如此,但我的儿子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就派少子前去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可是长子坚持要替少子去,并以自杀相威胁。没办法,范蠡只好同意。过了一段时间,长子带着次子的死讯回到家。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独笑说:“我早就知道次子会被杀,不是长子不爱弟弟,是有所不能忍也!他从小与我在一起,知道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时,不知财富来之不易,很易弃财。我先前决定派少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这可谓“三聚三散”。
或许正是因为范蠡有这“三聚三散”,后人才把他尊为财神。
范蠡归隐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大意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煮掉。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而范蠡却早早料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他的过人之处啊!而鸟尽弓藏自此以后便成为了一个成语,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后代诸多名臣都以此为警戒。
原文出自《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识人非凡
关于范蠡,除了他辅佐越王勾践成就大业、功成身退等事迹之外,司马迁还在《史记》中讲了一件事:
范蠡一家离开越国,先在齐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到了陶地。范蠡认为陶地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与自己的儿子一齐做了商人,没过多久就积累了丰厚的家资。
在陶地,朱公生了小儿子。小儿子长大后,陶朱公的二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拘捕了。自古以来,凡是家有千金的犯人不会在闹市中被处死,因此,朱公决定派小儿子去探望二儿子,并让他带一千镒黄金。就在小儿子即将出发时,大儿子说:“我是长子,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我去,却派小弟,说明我是不肖之子。”说完就要自杀。其母见状就对朱公说:“现在派小三子去,未必能救老二的命,但眼看老大说自杀就自杀,该如何是好?”不得已,朱公只好派大儿子去,并写了一封信要他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同时交代说:“你到楚国后,把金子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的吩咐,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老大到了楚国,依照父亲的嘱咐如数向庄生进献了黄金。庄生说:“你现在赶快离开,千万不要留在这里,即使在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老大口中答应,但并没有真的离开,而是偷偷留在了楚国,并用自己另外私带的黄金贿赂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
庄生由于廉洁正直而闻名于楚国,从楚王至下,对他都很尊重。黄金送来后,他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钱,以后全部还给他,千万不要动用。”
庄生找了一个机会入宫见楚王,以天象有变将对楚国有危害为由劝楚王实行德政,楚王于是准备实行大赦。接受了贿赂的楚国达官贵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大。他寻思,既然实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那一千镒黄金不就等于白白给庄生了吗?于是他又返回见庄生。庄生一见他惊奇地问:“你没有离开吗?”长子说:“没有,当初我为弟弟的事情而来,现在楚国要实行大赦了,我的弟弟自然可以得到释放,所以特来向您告辞。”庄生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就说:“你自己到房间里取黄金吧。”老大暗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
庄生因为遭到长子的愚弄而深感羞愧,他又入宫会见楚王,说:“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在议论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关在楚国,他家派人用金钱贿赂君王左右的人,因此并不是君王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而是因为朱公儿子才大赦的。”楚王听罢大怒,于是他命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之后才下达大赦的诏令。
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母亲和乡邻们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着说:“我就知道老大救不了老二,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从小就与我生活在一起,经受过各种苦难,知道生活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而老三一生下来就在蜜罐子里,哪里知道钱财来得不易,弃之也毫不吝惜,本来我是打算让他去的。老大不能弃财,所以最终害了自己的弟弟,这很合乎事理的,不要悲痛了。我日夜盼的也就是老二的尸首能回来。”
无疑,上述故事进一步表现了范蠡非凡的识人眼力,同时也验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知子莫如父。”
历史典故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导致吴王阖闾阵亡,从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小说及影视形象
《越女剑》是金庸作品中最短的一篇武侠小说,仅一万九千余字,在金庸作品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并未列入,也许是金老认为它不甚重要,也许是因为一副对联不能搞成“七上八下”,所以“落选”——但这部小说是金庸全部武侠作品中历史场境最早的一部,在《射雕英雄传》中出现了“越女”武功传人,“越女”故事是发生在吴越战争时期的江南的实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美女西施、大夫文种、范蠡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江南有许多实景可供追忆,真正的金庸迷也是不可错过的。 有关“越女剑”的历史传说甚多,正史外传中均有记载。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亦有记载,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中也有。据《吴越春秋》云:“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这里所说的南林即在今绍兴以南。
吴王阖闾迁都姑苏后,国力强盛,与南面的越王勾践争夺霸权。激战时,中勾践箭,伤重身亡。临终留下遗言,要儿子夫差报仇雪恨。此后,吴越在“夫椒之战”中,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被俘,夫妇至吴宫为奴仆。夫差丧失警惕,又听信谗言,将勾践放归越国,仍为王。
范蠡不愧是聪明人,相传他化名后,会合从吴宫逃出的西施,悄悄离开了越军这胜利之师,沿着古吴水(今大运河苏南段)乘船来到无锡,去五里湖畔隐居。
阿青这个人可能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没有金庸笔下那么神,阿青这个角色是从三十三剑客图里面的赵处女演变而来,在有些文学作品中,阿青是范蠡手中刺杀吴王夫差的一颗棋子,但却死在了范蠡手下
范蠡与陶朱坑
楠溪江边的碧莲白泉乡前山,有个山头岙窟。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勿晓得从哪里搬来了一个大户人家,在山坳里拣块地方砍树造屋,居住下来。家长是个名叫陶朱的老人,他心地很好,常常做好事,大家都尊敬他,称他为陶朱公。
陶朱公一日三件事,写书、练武、养鸡。他和家人在那里挖了三十来条沟,每条沟有十来丈长,三四尺宽,一尺来深。挖好后,放上柴草,盖上细泥,饲养白蚁。白蚁养起来后,把鸡放到沟里吃。鸡长得又大又肥,蛋又下得很多。
每逢青黄不接时候,陶朱公常常到外坳、长坦一带看看山下几个村庄,哪一户屋顶上若升不起炊烟,就把粮食、鸡蛋送去。
一年秋天,雨水好,粮食丰收。村民们备了许多礼物送给陶朱公,没料到来到他家时,整座屋里没有一个人。大家奇怪了,一打听,才晓得陶朱公早已搬到别地去了。
后来,从外面归来的生意人说,陶朱公就是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当越王勾践带兵打败吴王夫差后,范蠡辞官隐居深山,养养鸡、种种田,过起神仙生活来了。后来,不晓得为什么,他又带着一家人搬到别地去。白泉村的人们,为了感谢陶朱公的恩德,就把他隐居过的地方起个名,叫做陶朱坑。
携西施泛舟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
关于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那么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然而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不会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可以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男孩,但这位夫人绝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感情,我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永远传下去。
臧励龠乐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设有“西施”条目,说“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于吴王夫差。吴亡,复归范蠡,从游五湖,或云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鸱夷,未知孰是。”这是根据传说而采取存疑态度。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
胭脂湖地处沅江市西南,距城区约10公里,距益阳市25公里。相传西施随范蠡泛舟五湖时,见此处山清水秀,欣然沐浴而得名。胭脂湖象一个张开五指的巨大手掌,常年水域面积1430余公顷,流域面积近90多平方公里,水质达国家1级标准。环湖丘岗桔、桃、茶、竹葱郁,赤红色的湖岸线与青山碧水相映成趣。 胭脂湖现已列入湖南省旅游业十大水体景观区之一,2002年5月被省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知青之家、沙滩泳场、农家乐、二龟拜美、晒羞坪。知青之家由湖南友华集团投资700多万元,仿照七十年代知青下放沅江时居住的农居新建,知青用品陈列室100多件陈列品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知青生活。
蠡湖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之内湖。面积7.2平方公里,环湖一周约21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1.3倍。蠡湖之名,是民国时无锡人根据范蠡和西施的传说而改名。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曾在此逗留,借这个传说便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相传范蠡曾在蠡湖泛舟养鱼并著《养鱼经》一书。
蠡湖,湖水澄碧如镜,一派明媚秀丽的江南水乡典型风光。1934年,无锡的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六十寿辰,以寿资办慈善事业,造宝界桥。桥长375米,60孔。从此一桥卧波,架通南北,给蠡湖增添无限风情。1993年,荣德生之孙即荣毅仁之子智健又捐资造新的宝界桥。新桥21跨,长390.7米,宽18.5米,新老两桥,称“宝界双虹”。北堍树碑建亭,由书法家启功书写碑文,记述两桥历史沧桑。1991年,五里湖又建成犊山防洪工程,梅园与鼋头渚之间有了第二通道,更为蠡湖增色。
9楚宛三户
楚,即楚国,春秋南方大国,涵盖南阳。
宛,地名。最早出现在春秋楚国。今南阳市区。古代是申吕之国。楚灭申后遂为楚邑。名曰宛邑。是著名的冶铁中心。百里奚即宛人。宛邑的名称早于今南阳的得名。南阳这一名词,早期并非指今南阳地区。今南阳地区中南阳的命名最早出现在秦朝。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始设南阳郡,以其在中国(洛阳)之南而居阳地得名。汉、魏晋均为南阳郡治。后魏分置上陌县,后周并宛入上陌,改称上宛县。隋初方改南阳县。元、明、清三朝均为南阳府治所。春秋时期的宛邑并不等于今天的南阳地区,仅仅相当于老南阳县范围。
三户,一说三户城,今淅川县。一说三户里,今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三十里屯村,一说在今内乡县。这便是范蠡故里争议的焦点。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范蠡之后的人们说过这样的话,三户指的是楚国昭、屈、景三族。《水经注》云:”丹水又迳丹水县古城西南,县有密阳乡,古商密之地,昔楚申息之师所戍也,春秋之三户也。“而丹水县就是今天的淅川县,这是人们以为范蠡在淅川的原因。但春秋之时,淅川为析邑,宛为宛邑,互相为平级单位,并不统属。秦国一统后,淅川设丹水县,始属南阳郡,而汉朝又归属弘农郡,后汉又归南阳郡,三国属南乡郡,晋朝又划入顺阳郡。直到唐朝才归邓州管辖,元朝才重新划归南阳。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宛邑和析邑并无半点关系,南阳这一名词还不指南阳地区。
明成化七年,淅川从内乡县分出,历史上两县分分合合,三户城有时归内乡管,有时间归淅川管,内乡淅川所争议的其实是一个问题。
《吴越春秋》记载:“大夫种姓文名种,字子禽。荆平王时为宛令……”所谓荆平王,就是楚平王。所谓令,就是百夫长。管辖范围不过百里。《越绝书》云:“大夫种入其县,……得蠡而悦。”生动地说明了文种是在宛令这个位置上,在宛令所能管辖的范围内拜访范蠡的。“其时宛邑析邑并不统属,且相隔数百里之遥。那个年代也没有好的交通工具。《会稽典录》云:”有顷种至“更是说明在身为宛令的文种是在很近的范围内拜访范蠡的。《吴越春秋》又说文种之”三户之里”那么这个三户之里在什么地方呢?
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十一》中说:“淯水之南,又有南就聚,《郡国志》所谓南阳宛县,有南就聚者也。郭仲产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盛弘之著《荆州记》以为三公置。余案淯水左右,旧有二澨(音室),所谓南澨北澨者,水侧之渍,聚在淯阳之东北,考古推地则近矣。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后汉末,有范曾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祠立碑,文勒可寻。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也。”
著名作家、范蠡研究的权威夏廷献先生认为:这段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是郦道元专为澄清范蠡故里到底在哪而写的。
一、从方向和距离上界定了“三公城”和“范蠡祠”的具体位置:“宛城南三十里。”
二、这三公城,显然是为了纪念范蠡而修建。
三、这块地方建有纪念范蠡的三公城是确凿的事实。当时三公城还完好无损。
四、在三公城的旁边建有范蠡祠。
五、范蠡是宛人,范蠡祠,“即”是范蠡的“故宅”。应该说已经把范蠡故里在哪里,说得十分清楚了。
六、范曾这位范氏后人对先祖范蠡相当顶礼膜拜,同时也认可此地就是范蠡故里。
七、夏侯湛是个有一定权力可以调动当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文化人,当他得知范蠡故里在此,于是就立了一座庙,郦道元看到了夏侯湛立的范蠡庙,就记了一笔,在“三公城”、“范蠡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论据” 范蠡庙,说明范蠡故里就在此地。
八、“三公城”是为了褒奖范蠡的功勋建筑的。这也反证出范蠡的家就在这块地方九、郦道元在文中说到东汉初邓禹宴客,东汉末范曾祭拜,西晋夏侯湛立庙,前后有近三百年时间。说明起码是在那近三百年的时空里,从官府到民间都认可范蠡故里在此,是一个从上到下没有任何争议的问题。
蠡,宛人,祠,即故宅也。
10影视
《争霸传奇》陈坤饰演 范蠡
《卧薪尝胆》贾一平饰演 范蠡
《越王勾践》李光洁饰演 范蠡
《西施》潘志文饰演 范蠡
《战国红颜》秦风饰演 范蠡
《西施》徐少华饰演 范蠡
《西施秘史》陈浩民饰演 范蠡
《吴越争霸》寇振海饰演 范蠡
《英雄》朱孝天 饰演 范蠡
书中描述
【1】那王者是越王勾践。那官员是越国大夫范蠡。锦衫剑士是越王宫中的卫士,八名青衣剑士则是吴王夫差派来送礼的使者。越王昔日为夫差所败,卧薪尝胆,欲报此仇,面子上对吴王十分恭顺,暗中却日夜不停的训练士卒,俟机攻吴。他为了试探吴国军力,连出卫士中的高手和吴国剑士比剑,不料一战之下,八名越国好手尽数被歼。勾践又惊又怒,脸上却不动声色,显得对吴国剑士的剑法欢喜赞叹,衷心钦服。
【2】范蠡走上几步,接过了金漆长匣,只觉轻飘飘地,匣中有如无物,当下打开了匣盖。旁边众人没见到匣中装有何物,却见范蠡的脸上陡然间罩上了一层青色薄雾,都是“哦”的一声,甚感惊讶。当真是剑气映面,发眉俱碧。
【3】范蠡托着漆匣,走到越王身前,躬身道:“大王请看!”勾践见匣中铺以锦缎,放着一柄三尺长剑,剑身极薄,刃上宝光流动,变幻不定,不由得赞道:“好剑!”握住剑柄,提了起来,只见剑刃不住颤动,似乎只须轻轻一抖,便能折断,心想:“此剑如此单薄,只堪观赏,并无实用。”
【4】勾践道:“范大夫,拿去试来。”范蠡道:“是!”双手托上剑匣,让勾践将剑放入匣中,倒退数步,转身走到一名锦衫剑士面前,取剑出匣,说道:“拔剑!咱们试试!”
【5】范蠡叫道:“劈下!”锦衫剑士道:“是!”挥剑劈下,落剑处却在范蠡身前一尺。范蠡提剑向上一撩,嗤的一声轻响,锦衫剑士手中的长剑已断为两截。半截断剑落下,眼见便要碰到范蠡身上,范蠡轻轻一跃避开。众人又是一声采,却不知是称赞剑利,还是赞范大夫身手敏捷。
【6】范蠡将剑放回匣中,躬身放在越王脚边。
【7】勾践说道:“上国剑士,请赴别座饮宴领赏。”八名青衣剑士行礼下殿。勾践手一挥,锦衫剑士和殿上侍从也均退下,只除下范蠡一人。
【8】范蠡道:“吴国武士剑术,未必尽如这八人之精,吴国武士所用兵刃,未必尽如此剑之利。但观此一端,足见其余。最令人心忧的是,吴国武士群战之术,妙用孙武子兵法,臣以为当今之世,实乃无敌于天下。”勾践沉吟道:“夫差派这八人来送宝剑,大夫你看是何用意?”范蠡道:“那是要咱们知难而退,不可起侵吴报仇之心。”
【9】范蠡躬身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勾践愕然道:“眼见吴国剑士如此了得,又有甚么喜可贺?”范蠡道:“大王说道便有千难万难,也决不知难而退。大王既有此决心,大事必成。眼前这难事,还须请文大夫共同商议。”勾践道:“好,你去传文大夫来。”
【10】范蠡走下殿去,命宫监去传大夫文种,自行站在宫门之侧相候。过不多时,文种飞马赶到,与范蠡并肩入宫。
【11】范蠡本是楚国宛人,为人倜傥,不拘小节,所作所为,往往出人意表,当地人士都叫他“范疯子”。文种来到宛地做县令,听到范蠡的名字,便派部属去拜访。那部属见了范蠡,回来说道:“这人是本地出名的疯子,行事乱七八糟。”文种笑道:“一个人有与众不同的行为,凡人必笑他胡闹;他有高明独特的见解,庸人自必骂他糊涂。你们又怎能明白范先生呢?”
【12】便亲自前去拜访。范蠡避而不见,但料到他必定去而复来,向兄长借了衣冠,穿戴整齐。果然过了几个时辰,文种又再到来。两人相见之后,长谈王霸之道,投机之极,当真是相见恨晚。
【13】两人都觉中原诸国暮气沉沉,楚国邦大而乱,眼前霸兆是在东南。于是文种辞去官位,与范蠡同往吴国。其时吴王正重用伍子胥,言听计从,国势好生兴旺。
【14】文种和范蠡在吴国京城姑苏住了数月,眼见伍子胥的种种兴革措施确是才识卓越,自己未必能胜得他过。两人一商量,以越国和吴国邻近,风俗相似,虽然地域较小,却也大可一显身手,于是来到越国。勾践接见之下,于二人议论才具颇为赏识,均拜为大夫之职。
【15】后来勾践不听文种、范蠡劝谏,兴兵和吴国交战,以石买为将,在钱塘江边一战大败,勾践在会稽山被围,几乎亡国殒身。勾践在危急之中用文种、范蠡之计,买通了吴王身边的奸臣太宰伯嚭,替越王陈说。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谏,答允与越国讲和,将勾践带到吴国,后来又放他归国。其后勾践卧薪尝胆,决定复仇,采用了文种的灭吴九术。
【16】范蠡将适才比剑的情形告知了文种。文种皱眉道:“范贤弟,吴国剑士剑利术精,固是大患,而他们在群斗之时,善用孙武子遗法,更是难破难当。”范蠡道:“正是,当年孙武子辅佐吴王,统兵破楚,攻入郢都,用兵如神,天下无敌。虽齐晋太国,亦畏其锋。他兵法有言道:‘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吴士四人与我越士四人相斗,吴士以二人专攻一人,以众击寡,战无不胜。”
【17】范蠡说道:“你既得传尊师之术,可即开炉铸剑。铸将几口宝剑出来,未必便及不上吴国的宝剑。”薛烛道:“回禀大夫:小人已不能铸剑了。”范蠡道:“却是为何?”薛烛伸出手来,只见他双手的拇指食指俱已不见,只剩下六根手指。薛烛黯然道:“铸剑之劲,全仗拇指食指。小人苟延残喘,早已成为废人。”
【18】勾践登时省悟,忍不住“啊哟”一声,转眼向文种、范蠡二人瞧去。只见文种满脸焦虑之色,范蠡却是呆呆出神,问道:“范大夫,你以为如何?”范蠡道:“伍子胥虽然诡计多端,别说此人已死,就算仍在世上,也终究逃不脱大王的掌心。”
【19】勾践笑道:“嘿嘿,只怕寡人不是伍子胥的对手。”范蠡道:“伍子胥已被大王巧计除去,难道他还能奈何我越国吗?”
【20】范蠡道:“伍子胥早已派兵守住锡山,不许百姓采锡,是不是?”薛烛脸现惊异之色,道:“范大夫,原来你早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