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大清高宗纯皇帝 | |
---|---|
大清皇帝 |
|
清高宗乾隆皇帝朝服全身像(老年)
|
|
前任 | 清世宗(雍正帝) |
继任 | 清仁宗(嘉庆帝) |
首都 | 北京 |
皇宫 | 紫禁城 |
年号 | 乾隆 |
名 | 弘历 |
封爵 | 宝亲王 |
出生年 |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 1711年9月25日 |
出生地 | 北京雍王府(今雍和宫) |
立储 | 颙琰(嘉亲王) |
逝世 |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辰刻 1799年2月7日(87岁) |
逝世地 | 北京 |
庙号 | 高宗 |
谥号 |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 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1] |
陵墓 | 清裕陵 |
父亲 | 雍正帝胤禛 |
母亲 |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后宫 |
皇后 |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
皇贵妃 |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纯惠皇贵妃苏氏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庆恭皇贵妃陆氏 |
贵妃 |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婉贵妃陈氏 颖贵妃巴林氏 忻贵妃戴佳氏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 |
妃 |
舒妃叶赫那拉氏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 容妃和卓氏 晋妃富察氏 惇妃汪氏 芳妃陈氏 |
嫔 |
仪嫔黄氏 怡嫔柏氏 恂嫔霍硕特氏 恭嫔林氏 慎嫔拜尔噶斯氏 诚嫔钮祜禄氏 |
贵人 |
顺贵人钮祜禄氏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 寿贵人柏氏 瑞贵人索绰络氏 禄贵人陆氏 白贵人白氏 武贵人武氏 金贵人金氏 慎贵人武氏 新贵人 福贵人 秀贵人 |
常在 |
揆常在揆氏 宁常在 平常在 张常在张氏 |
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
循郡王永璋(母纯惠皇贵妃)
履端亲王永珹[注 1](母淑嘉皇贵妃)
荣纯亲王永琪(母愉贵妃)
质庄亲王永瑢[注 2](母纯惠皇贵妃)
哲亲王永琮(母孝贤纯皇后)
仪慎亲王永璇(母淑嘉皇贵妃)
皇九子(早殇,母淑嘉皇贵妃)
皇十子(早殇,母舒妃)
成哲亲王永瑆(母淑嘉皇贵妃)
贝勒永璂(母继皇后)
永璟(早殇,母继皇后)
永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
嘉庆帝永琰(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
庆僖亲王永璘(母孝仪纯皇后)
皇二女(早殇,母哲悯皇贵妃)
固伦和敬公主(母孝贤纯皇后)
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
皇五女(早殇,母继皇后)
皇六女(早殇,母忻贵妃)
固伦和静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皇八女(早殇,母忻贵妃)
和硕和恪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固伦和孝公主(母惇妃)
ᠲᠡᠳᠭᠦᠭ᠍ᠰᠡᠨ
ᠬᠠᠭᠠᠨ
ᠸᡝᡥᡳᠶᡝᡥᡝ
ᡥᡡᠸᠠᠩᡩᡳ
|
本页面包含满文字母,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显示为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
大清高宗纯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在世,1735年10月18日登基),正黄旗满洲人,爱新觉罗氏,讳弘历(满语:ᡥᡠᠩ
ᠯᡳ,穆麟德:Hung Li,太清:Hung Li),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入关以来的第四位皇帝,1735年至1795年在位,年号“乾隆”,通称乾隆帝。
乾隆帝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出生),崩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子颙琰,即为清仁宗嘉庆帝。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嘉庆四年(1799年)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共计63年),而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为61年。同时,弘历享年89岁,也是最长寿的实际统治过的中国皇帝。
目录
-
1 人物生平
- 1.1 早年时期
- 1.2 中期统治
- 1.3 在位后期
- 1.4 传位与去世
- 1.5 身后之事
- 2 艺术爱好
- 3 十全老人
-
4 相关传说
- 4.1 出生血统
- 4.2 做诗
-
5 家族
- 5.1 后妃
- 5.2 皇子
- 5.3 皇女
- 6 影视形象
- 7 画像
- 8 注释
- 9 参考文献
- 10 外部链接
- 11 参见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弘历为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实际上的第五个儿子),幼名“元寿”[2],其父胤禛在潜邸时称号为雍亲王,生母为熹妃。帝生于雍王府东书院“如意室”。他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帝与父亲喜爱。虽然祖孙相处时间并不长,但圣祖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在许多记载中也显示康熙对这个孙子十分疼爱,一些清史学家认为,正因为康熙帝认为弘历在为人处事的方式上与自己极为相像,在十数岁时就精于武术,并对艺术创作十分着迷,所以才传位于其父。
由于弘历行事恩威并施,手段宽猛相济,雍正帝时常指派他作为自己的钦差出京办事。政治上的能力,使其逐渐得到了父亲的恩宠。
雍正五年,娶妻富察氏,此前已有妾室。六年,他的一位妾室哲悯皇贵妃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长子永璜。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中期统治
乾隆帝即位后,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先后平定新疆、蒙古,还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人口不断增加,在乾隆末年时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统治期间与康熙、雍正三朝合称“康雍乾盛世”(或称康乾盛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历时9年成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
同时,乾隆为了打击朋党以及加强对人民主要是汉人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并借此焚书箝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3] 。郭成康指出,乾隆查办禁书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部分汉人中的反满思想;然而,乾隆将当时期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情况已经逐渐缓和、并且在汉族臣民已承认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情况下,将民族矛盾和斗争的严重性夸大,在有关文字狱和禁书的决定中作了错误估计,并且表现得过度敏感[4]。此外,在乾隆时期的文字狱的中,针对的并非只有汉族,牺牲者中亦有满族如鄂昌[5]。
在位后期
中年以后,乾隆多次下江南,有安抚百姓,检阅军队,视察水利,增加科举以及免除税收之举[6]。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廿六日(1787年1月16日),台湾爆发林爽文事件,满清利用台湾闽客之间的种族对立,成功在四个月后镇压此乱。并将爽文被凌迟斩首,女眷发放边疆做奴,十五岁以下男童缘坐犯被解压至北京阉割[7]。
1793年英国遣使乔治·马戛尔尼于乾隆83岁时到中国寻求驻节,但双方出现与乾隆皇帝会面采“单膝下跪”(英方主张)或“三跪九叩”(中方主张)的礼仪之争,最后以“单膝下跪”而为礼[8]。
乔治·马戛尔尼在回国后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而在马戛尔尼的日记中却有以下记载:“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位。”[9],又称:“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和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和高效,有条件能够迅即排除万难,创造任何成就”[10][11]。
为了打击官员们的腐败行为,乾隆鼓励人们秘密向他汇报官员们的可疑行为,例如收受贿赂、欺诈、任人唯亲、滥用职权和瞒报等,至于控诉的真假则由皇帝决定,在其统治初期坚定了惩治贪腐的决心,下令任何案件只要涉赃额超过一千两,案犯就将斩立决。然而到了乾隆乾隆统治的后半期,官员贪污这一严重问题再次出现,到了晚期每隔几年就会爆出一些重大案件及弹劾案,当时年迈的乾隆已经没有初时的魄力去严惩官员们的渎职行为,有学者指出:“从乾隆看来,在这些欺诈行为中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其中之一便是所有被没收的贪官污吏的家产都流入了乾隆的腰包,大大增加了他的财富。而财政赤字和粮食亏空则由那些被免官员的继任者负责。另一个积极因素是满、汉官员都卷入了这种犯罪,这样乾隆就无须担心存在汉官通过腐败来故意破坏国家政治体制的阴谋。但是,看到那些本应更加效忠皇帝的满洲官员同样也在做着有损皇帝统治之事时,乾隆也会感到不太舒服。不过,好在还有一些值得依靠的、公正廉明的官员让乾隆感到些许安心,这些人对乾隆总是以诚相待,不收受贿赂,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欺君罔上。他们之中多数是满洲人,包括阿桂和傅恒”[12]。
传位与去世
乾隆五十年之后,睡眠减少[13],“寅初已懒睡,寅正无不醒。”[14],左眼视力下降,年过七十之后,“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乾隆六十年(1795年)传位予十五子颙琰(嘉庆帝),自称太上皇,但军国大事及用人皆由乾隆躬亲指教,嘉庆帝朝夕敬聆训听,直至嘉庆四年驾崩(1799年)。去世后葬于裕陵。
身后之事
1928年,乾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后,军阀孙殿英看准了乾隆帝后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贵财宝,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乾隆帝后及慈禧太后之陵墓。士兵为得棺内珠宝,将乾隆梓棺劈开并大肆搜掠,乾隆帝后遗骸四散在地,情况奇惨;及后清废帝溥仪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分遗骸,勉强砌回主体,并将帝后遗骸合葬一棺,重新行葬。
艺术爱好
乾隆帝好诗、书、画,作品极多,作诗多达四万首。其作品多采用“御题”做题跋。紫禁城宫殿内绝大部分的匾额,楹联,亦是出自其御笔。乾隆喜好在宫中收藏的名家书画上题诗用印的嗜好,被认为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十全老人
乾隆五十七年,乾隆亲自撰写成《十全武功记》,自诩“十全老人”。命人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碑,昭示其武功。“十全武功”指“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相关传说
出生血统
坊间野史指乾隆之母为汉人,甚至有出自汉人之家(海宁陈家),并非雍正帝亲生子之说,故认为乾隆带有汉族血统,但未被完全证实[15][16]。乾隆帝的六次南巡亦被认为是去浙江海宁探望亲生父母陈世倌夫妇[17]。
其中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正是以此传说为蓝本而书写。
另外,关于乾隆出生之处也有争议,一说在雍亲王府(雍和宫),另一说则是在承德避暑山庄,这也是野史会传出乾隆是由避暑山庄汉人宫女所生的原因[18]。
做诗
乾隆一生酷爱作诗,保留至今的超过四万首,比南宋诗人陆游还多。然而乾隆一生所“做”诗词很多由其御用团队作刀而成且诗作的质量不敢恭维,即使一些突出者也经过其文臣润色与加工。乾隆自己也说:“风昔典学所心得,不忍弃置。后虽有作,或出词臣之手,真赝各半。”乾隆的御用团队中比较突出的有大学士沈德潜,生前受到乾隆的宠爱;然而沈德潜死后遭文字狱牵连;民间传说是因为其门生将他为乾隆所做的作品也编入其个人诗集之中。乾隆恼羞成怒之余下令抄家并将沈德潜的尸骨挖出来鞭打。
家族
先祖 | ||||||||||||||||||||||||||||||||||||||||||||||||||||||||||||||||||||||||||||||||||||||||||||||||||||||||||||||||||||||||||||||||||||||||||||||||||||||||||||||||||||||||||||||||||||||||||||||||||||||||||||||||||||||||||||||||||||||||||||||||||||||||||||||||||||||||||||||||||||||||||||||||||||||||||||||||||||||||||||||||||||||||||||||||||||||||||||||||||||||||||||||||||||||
---|---|---|---|---|---|---|---|---|---|---|---|---|---|---|---|---|---|---|---|---|---|---|---|---|---|---|---|---|---|---|---|---|---|---|---|---|---|---|---|---|---|---|---|---|---|---|---|---|---|---|---|---|---|---|---|---|---|---|---|---|---|---|---|---|---|---|---|---|---|---|---|---|---|---|---|---|---|---|---|---|---|---|---|---|---|---|---|---|---|---|---|---|---|---|---|---|---|---|---|---|---|---|---|---|---|---|---|---|---|---|---|---|---|---|---|---|---|---|---|---|---|---|---|---|---|---|---|---|---|---|---|---|---|---|---|---|---|---|---|---|---|---|---|---|---|---|---|---|---|---|---|---|---|---|---|---|---|---|---|---|---|---|---|---|---|---|---|---|---|---|---|---|---|---|---|---|---|---|---|---|---|---|---|---|---|---|---|---|---|---|---|---|---|---|---|---|---|---|---|---|---|---|---|---|---|---|---|---|---|---|---|---|---|---|---|---|---|---|---|---|---|---|---|---|---|---|---|---|---|---|---|---|---|---|---|---|---|---|---|---|---|---|---|---|---|---|---|---|---|---|---|---|---|---|---|---|---|---|---|---|---|---|---|---|---|---|---|---|---|---|---|---|---|---|---|---|---|---|---|---|---|---|---|---|---|---|---|---|---|---|---|---|---|---|---|---|---|---|---|---|---|---|---|---|---|---|---|---|---|---|---|---|---|---|---|---|---|---|---|---|---|---|---|---|---|---|---|---|---|---|---|---|---|---|---|---|---|---|---|---|---|---|---|---|---|---|---|---|---|---|---|---|---|---|---|---|---|---|---|---|---|---|---|---|---|---|---|---|---|---|---|---|---|---|
|
后妃
皇后
- 孝贤纯皇后
- 继皇后
-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贵妃
-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 纯惠皇贵妃苏氏
-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 庆恭皇贵妃陆氏
贵妃
-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 婉贵妃陈氏
- 颖贵妃巴林氏
- 忻贵妃戴佳氏
-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
妃
- 舒妃叶赫那拉氏
-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
- 容妃和卓氏
- 晋妃富察氏
- 惇妃汪氏
- 芳妃陈氏
嫔
- 仪嫔黄氏
- 怡嫔柏氏
- 恂嫔霍硕特氏
- 恭嫔林氏
- 慎嫔拜尔噶斯氏
- 诚嫔钮祜禄氏
贵人
- 顺贵人钮祜禄氏
-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
- 寿贵人柏氏
- 瑞贵人索绰络氏
- 禄贵人陆氏
- 白贵人白氏
- 武贵人武氏
- 金贵人金氏
- 慎贵人武氏
- 新贵人
- 福贵人
- 秀贵人
- 那贵人
常在
- 揆常在揆氏
- 宁常在
- 平常在
- 张常在张氏
答应
- 祥答应
- 兰答应
官女子
- 潘官女子
- 官女子
- 官女子
皇子
- 定安亲王永璜(母哲悯皇贵妃)
- 端慧太子(母孝贤纯皇后)
- 循郡王永璋(母纯惠皇贵妃)
- 履端亲王永珹(母淑嘉皇贵妃)
- 荣纯亲王永琪(母愉贵妃)
- 质庄亲王永瑢(母纯惠皇贵妃)
- 哲亲王永琮(母孝贤纯皇后)
- 仪慎亲王永璇(母淑嘉皇贵妃)
- 皇九子(早殇,母淑嘉皇贵妃)
- 皇十子(早殇,母舒妃)
- 成哲亲王永瑆(母淑嘉皇贵妃)
- 贝勒永璂(母继皇后)
- 永璟(早殇,母继皇后)
- 永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
- 嘉庆帝永琰(母孝仪纯皇后)
- 皇十六子(早殇,母孝仪纯皇后)
- 庆僖亲王永璘(母孝仪纯皇后)
皇女
- 皇长女(早殇,母孝贤纯皇后)
- 皇二女(早殇,母哲悯皇贵妃)
- 固伦和敬公主(母孝贤纯皇后)
- 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
- 皇五女(早殇,母继皇后)
- 皇六女(早殇,母忻贵妃)
- 固伦和静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 皇八女(早殇,母忻贵妃)
- 和硕和恪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 固伦和孝公主(母惇妃)
影视形象
画像
-
和硕宝亲王时期的弘历
-
身穿汉服的和硕宝亲王弘历
-
乾隆元年画像
-
乾隆皇帝朝服像(青年)
-
《乾隆大阅图》,郎世宁绘
-
郎世宁绘《万国来朝图》局部
注释
- ^ 永珹被过继给履懿亲王允祹。
- ^ 永瑢被过继给慎靖郡王允禧。
参考文献
- ^ 《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 嘉庆25年8月上:“议奏 高宗纯皇帝尊谥 谨拟奋武字下恭加钦明二字 曰 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 ^ 杨启樵. 《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 香港: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2000年1月: 217. ISBN 9620754425.
- ^ 谣言与政治 ——读《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 国学网. 2008-07-22 (中文).
- ^ 郭成康《清代文字狱》 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1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康熙五十年(1711年),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
康熙六十年(1721年),据说康熙帝在雍亲王府就是后来的雍和宫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祖父康熙见而惊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雍正二年(1724年)底,康熙皇帝“再期忌辰”,弘历第二次“祭景陵” 。
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赐成大婚,与出身满洲名门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富察氏结为夫妻,居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 。是年,三阿哥弘时因放纵不谨,削宗籍 。
雍正八年(1730年),嫡子永琏生,雍正帝亲自命名为永琏,隐含继承皇位之意,将所著论赋诗词等编成十四卷之《乐善堂集》。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自此,经常奉命祭陵、祭孔、祭关圣帝君、享太庙、祭地、祭太岁、祭大社大稷等。
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弘历与弘昼、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疆事务。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九月初三日,即皇帝位于太和殿,颁登极诏书,大赦天下,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九月二十七日,移居养心殿。免民欠丁赋及额赋。 十月,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治之道。 令各省呈报虚垦地亩,始行裁除各省杂税;赏阿其那、塞思黑子孙红带,收入玉牒。十一月,左都御史孙嘉淦上疏除“三习”、杜“三弊”。十二月,严禁各省工程摊派;赈济安徽、湖北等地水灾。以“大逆不道”罪处死曾静、张熙。上皇太后钮祜禄氏徽号为崇庆皇太后。
即位前期
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宣谕密书建储谕旨,以皇二子永琏为皇太子 。
乾隆二年(1737年),他就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而判死罪的岳钟琪、傅尔丹,赐予允禟等公爵。十一月,谕令大学士鄂尔泰等仍办理军机事务 。
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张广泗讨平贵州苗乱。十月,皇储永琏病殁,谥端慧皇太子 。
乾隆四年(1739年)二月,噶尔丹策零请以阿尔泰山为界,为议和成功奠定了基础。 七月,额驸策凌奏率兵驻鄂尔海西拉乌苏,并分兵驻鄂尔坤河、齐齐尔里克、额尔德尼昭、塔密尔及乌里雅苏台,防范准噶尔叛乱。十月,庄亲王允禄、理亲王弘皙结党营私案发,弘历革允禄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职,弘皙削爵圈禁,贝勒弘昌等革降、停俸。十二月,晋西藏贝勒颇罗鼐为郡王。
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张广泗率军彻底平定广西、湖南苗叛。
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弘历首次举行秋狝典礼。奉皇太后至避暑山庄,免除所经过地区额赋之十分之三,减行围所经过州县额赋,岁以为常。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内乱,达瓦齐夺得汗位 。七月,弘历开始派兵进剿四川瞻对地区的叛乱。九月,收复上瞻对,进剿下瞻对。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东巡,弘历驻曲阜,诣阙里,谒孔林,祭少昊、周公,登泰山。福建瓯宁老官斋会起义,旋被镇压。三月,皇后富察氏逝世,谥为“孝贤” 。
中期统治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弘历发兵五万直捣伊犁,向达瓦齐发起进攻。达瓦齐猝不及防,兵败被俘。不久,归降清廷的阿睦尔撒纳,因统治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野心未能得逞,聚众叛乱 。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三月,清军收复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命西路、北路进征哈萨克。命大学士傅恒赴额林哈毕尔噶整饬军务。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清廷遣军从巴里坤等地分路进击,叛军溃败,阿睦尔撒纳叛逃沙俄后病死。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的战争,至此取得了胜利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清朝平定准噶尔大局已定,立即调派满汉官兵一万人南下,讨伐大小和卓。 九月,提督马得胜以攻库车失机,处死。命驻防伊犁大臣兼理回部事务。乌什城降。十月,兆惠军孤军陷叶尔羌,即所谓黑水营之围。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月,富德、阿里衮等与霍集占大战呼尔璊,大败之,解黑水营之围。 六月,弘历命兆惠进兵喀什噶尔,富德进兵叶而羌,收复之。谕李侍尧传集外商,颁布禁约。闰六月,布拉呢敦弃喀什噶尔逃遁。霍集占弃叶尔羌逃遁。七月,清军攻克喀什噶尔、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逃至巴达克山部被杀,回疆叛乱平定。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七月,以俄罗斯驻兵和宁岭等四路,声言分界,谕阿桂、车布登扎布以兵逐之。 十月,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帝)生。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一月,云贵总督杨应琚奏报缅甸各部头人内附。弘历以杨应琚病,命杨廷璋赴永昌接办抵御缅军。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正月,清军征缅失利,弘历谕杨廷璋回广东。二月,底瓦江之战,清军征缅失利。闰七月,赐杨应琚自尽。缅军入寇云南。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二月,弘历令傅恒赴云南,经略征缅事宜。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正月,命阿桂、阿里衮协助傅恒剿缅。十一月,副将军、户部尚书阿里衮死于军中。傅恒督师征缅,以缅甸地烟瘴,清军损失大半。缅酋乞降,命班师,缅酋猛驳称臣纳贡。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小金川与沃克什土司相勾结挑衅,命阿尔泰劝谕小金川。和亲王弘昼、大学士傅恒相继逝世。十一月,土尔扈特蒙古脱离俄国羁绊,返回祖国。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进入中国境内,弘历命巴图济尔噶勒赴伊犁办理安置事宜。九月,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等于热河入觐,封渥巴锡为汗,以下封亲王、郡王等爵。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历时九年成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历为多尔衮昭雪,复其王爵。
统治后期
中年以后,弘历逐渐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 ,贪污腐化又再开始盛行,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甘肃人苏四十三率回民起义。 六月,甘肃出现捐监冒赈奇贪案,命刑部严审总督勒尔谨,逮捕王亶望,皆处死。苏四十三被害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山东巡抚国泰、于易简亏空库帑案发,和珅等查办,革职逮问,旋皆处死。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林爽文攻占诸罗、凤山,进逼台湾府,所占县城随即失去。五月,湖南凤凰厅的苗民起义,被清总兵尹德禧镇压。八月,命福康安为将军,赴台进剿林爽文起义。十二月,福康安以镇压林爽文之功,晋公爵。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廓尔喀再犯后藏,陷定日各寨,据济咙。弘历命四川总督鄂辉、将军成德剿之。十一月,令福康安率军赴藏,征廓尔喀。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六月,福康安败廓尔喀军,出境作战。 八月,命孙士毅驻前藏督粮运。廓尔喀战败乞降,福康安班师。 九月,令福康安、孙士毅等定西藏善后事宜。定金奔巴瓶抽签制度。 十月,《十全武功记》写成。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三月,通谕设金奔巴瓶于北京雍和宫,饬理藩院堂官、掌印札萨克喇嘛等共同掣出蒙古所出之呼毕勒罕。 六月,英使马戛尔尼来华。 七月,命和琳稽核藏商出入。 八月,于热河接受马戛尔尼使团入觐。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全国人口达到三亿一千三百万。
乾隆六十年(1795年) 八十五岁 正月,湘黔苗民起义爆发,至嘉庆二年(1797年)平定。九月三日,御勤政殿,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十月,颁嘉庆元年时宪书。普免明年地丁钱粮。
晚年归政
嘉庆元年(1796年) 正月,举行归政大典,自为太上皇帝,授玺后,礼部鸿胪寺官员诣天安门城楼,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弘历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举千叟宴以太上皇莅之。白莲教起义爆发,数月间遍及川、陕、楚、豫、甘五省,至嘉庆七年(1802年)平定。
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阿桂逝世,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 十月,乾清宫、交泰殿失火,谕急修复。
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弘历得知农民起义领袖王三槐被擒,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于养心殿逝世,终年八十九岁,嘉庆帝亲政。逮和珅于刑部狱,旋赐死。以成亲王永瑆为军机大臣。 三月,赦乾隆间文字狱各案涉及人员。 四月,上尊谥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九月,葬于裕陵。
2为政举措
政治
-
缓和矛盾
弘历即位后首先缓和雍正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气氛。乾隆初年,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调节矛盾,改善各方面的关系,还对雍正的政策做了较大的改变和调整。
乾隆初年,弘历不讳言自己“ 赋性宽缓”,但又说不能宽大无边,要济之以严。有时候,他公开说“ 政尚宽大”,宽比严好。
他在经筵讲章中发挥这个思想,“ 宽、信、敏、公,乃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宽居首“”,圣王出治,舍宽其何以为敷政宁人之本哉” 。
弘历晚年的诗句中也说“ 政实宜宽弗宜猛”但在绝大多数场合,总是宽严并提,把两者看做因时而异,相辅相 成的“,宽以济猛,严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乾隆认定进行统治的不二法门。
-
重视吏治
弘历把雍正年间因贪赃被革职的官吏一齐复职,对贪污案不予追究,放松对官吏的考绩,结果吏治又坏,贪风再起。弘历觉察后,从乾隆三年(1738年)起他开始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将性质严重,核实无误的贪污犯即行正法。
乾隆六年(1741年),弘历处死了纳贿银千两的兵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鄂善。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始到四十年代,还处死了十余名职位很高的巨贪,如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布政使钱度、山东巡抚国泰、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亶望都被赐死、正法。
乾隆初中期,弘历重视吏治,首先他重视官吏的选拔,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五十五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要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分成八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在乾隆一朝,因考绩不合格受到降级或处分的官吏达六万多人。第二,禁止向皇帝进献,在初中期他禁止各省大员向皇帝进献方物、土产。第三,注重考绩,为了整顿吏治,弘历严格运用“京察”、“大计”考核官吏,过去那些不用考核的藩臬(布政史与按察司),也要考绩。他要京官以密折报告属吏是否贤良。第四,注意解决官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费问题,给京官加薪,给外官发放养廉银,使官员安心职守。第五,处置贪官。这是指初中期的情形。
-
人才驾驭
弘历善于驾驭群臣。乾隆初年,朝廷中以鄂尔泰与张廷玉为代表的满汉两派斗争十分激烈,互相拆台。弘历不是打一派拉一派,而是对他们都进行严厉警告,并采取抑制手段,不让一派打压另一派,始终让他们保持平衡,避免了大分裂。
弘历重视对宦官的约束。即位后就发表上谕,告戒太监不得越轨。“若太监略有放纵,许内务府总管先斩后奏。”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弘历将泄露朱批的太监高云从处以磔刑。
-
勤政安民
弘历总是卯时(早上五时至七时)起床。要是夏天,这时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尽。在军机值班的十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对付得了,便每日轮一人早上班相助,于是也在五更上班。平时大家不知弘历何时起床。但从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弘历从他寝室出来,每过一门,必响鞭炮一声,凭此就知道乾隆圣驾已到乾清宫了。这个时候,要燃一寸长的蜡烛天才亮。军机处的十多人,过五六天才轮上一个早班,已觉辛苦,但弘历则是天天这么早就上朝了。
平时无事时弘历也是如此。当西北用兵征准噶尔部和回疆之时,军事情报到达,即使是半夜,弘历也一定要起来亲自过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军机大臣指示机宜,说很多话。赵翼作记录,有时从起草到恭楷誊正,得要一两个时辰,这时弘历还披着衣服等他。
-
八旗生计
八旗制度创立于关外时期,适应战事情况,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清军入关后,随着统治的确立,八旗子弟被清朝帝国供养起来,“以清语骑射为本务”,不工、不农。不商。当兵者按一定标准发放钱粮,然而兵额有限,钱粮标准是祖宗定下的,不能调整。
八旗生计问题康熙末年出现,到乾隆时就很严重了。为此,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兵额,添加“养育兵”;政府拨款给八旗子弟还债;资助部分在北京的八旗子弟迁居东北开荒等,然而效果都不理想,增加兵额远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加重帝国财政负担又不能增强战斗力;政府拨款给八旗子弟还债助长了八旗子弟“等靠要”的心态;养尊处优惯了的八旗子弟也不愿意到东北开荒。这个问题困扰了此后历代清帝,直到清帝国灭亡。
军事
-
军事思想
弘历认为战争对于国家是十分必要的,“非师旅征伐,则梗我王化者无以伏惩创,不敢抗干”(《清高宗实录》卷五百九十九)。强调战争要合于王道,对内戡乱伐暴,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对边远地区和外国,“怵之以威”,即以武力威慑或必要时的出兵征讨,抵御外侮,绥靖边圉,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统一。他一再声明,其“十全武功“并非穷兵黩武之举,非此不能确保父祖开创的江山社稷,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击退廓尔喀入侵西藏之后,针对当时武备渐致废弛,官兵习于晏安的现实,他在《十全记》中强调指出:“乃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其故有而不能守。”
-
维护统一
弘历武功赫赫,在镇压边疆地区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事件 | 简要介绍 |
---|---|
镇压瞻对之乱 |
瞻对之战是乾隆时期的第一次军事行动。瞻对位于今四川甘孜新龙县一带 。瞻对居民彪悍骁勇,常以抢劫骚扰地方,至清乾隆初年,乾隆帝下令征讨,始料未及的是瞻土司拼死抵抗,经过一年激战,清军陷入战争不能自拔,遂息战。后来引发了第一次金川之役。 |
镇压苗疆起义 |
弘历即位初年,他任命张广泗替换张照采取安抚为主、征讨为辅的手段迅速镇压了古州、台洪苗疆起义。之后他免除苗赋、尊重苗俗、实行屯田、慎选苗疆守令,减少了苗民的抵触情绪。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使得贵州苗族地区基本上平定下来。 |
大小金川之役 |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起义,弘历三次派兵进攻大金川,但损兵折将,用了两年时间仍未将其完全打败,为此还军法处置了四川总督张广泗和大学士讷亲。后改用岳钟琪,分两路进攻大金川,莎罗奔战败乞降。弘历找到了台阶下,立刻从金川之役抽身。 乾隆中期,大金川土司再次起义,不断侵掠邻近土司。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起,弘历三次派兵,花费7000万两白银才最终镇压下大小金川。此后清朝在这一地区废除土司制,改置州县。巩固和发展了西南地区自雍正以来“改土归流”的成果,加强了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
安定西藏 |
乾隆十五年(1750年),藏王珠尔墨特阴谋叛乱被驻藏大臣傅清和拉布敦设计杀死,他的余党攻击杀害驻藏大臣。班第达受达赖喇嘛委托代理藏务,班第达抓捕逆党,平息了叛乱,弘历命策楞率八千兵入藏。第二年制订《西藏善后章程》,废除了藏王制度,确立了达赖喇嘛为政教合一的代表和驻藏大臣共治西藏的体制。 |
平定准噶尔 |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内部为争夺汗权内讧,其领袖和牧民络绎不绝地归附清朝,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和准噶尔部强臣达瓦齐联手在内讧中崛起,后与其争权失败,归附清朝。达瓦奇昏庸无能、不得人心。 弘历果断抓住时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出兵,于五月进占伊犁。达瓦齐逃往南疆乌什,为乌什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获送交清军。当时北疆厄鲁特蒙古有四大部族,击败准噶尔后,清朝采取“众建而分其力”的政策,封阿睦尔撒纳等人分别为四部汗,释放被准部扣为人质的南疆伊斯兰教领袖大、小和卓木。 阿睦尔撒纳图谋当四部总汗未遂,于当年八月又发动反清起义。弘历又派兵镇压,阿睦尔撒纳多次使诡计逃脱追捕,在北疆再次起义。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于内讧加之北疆地区痘疫流行,起义军不战自溃。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后又逃入沙俄,染天花病死。沙俄将其尸体交给清朝。弘历认为准噶尔人反复无常、不可信任,平准过程中他命令对准噶尔人进行屠杀。在战争、瘟疫、屠杀多重打击下,除了早先归附清朝和逃亡他国的部众,再有妇女儿童被掳掠充赏外,准噶尔作为一个部族在新疆销声匿迹了。 |
平定天山南路 |
被清军解救的小和卓木也参加了阿睦尔撒纳起义,兵败后投奔大和卓木和清朝对抗,乾隆二十三(1758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打败了叛军,大、小和卓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当地部族交涉,巴达克山部族首领执杀大、小和卓,把尸首送交清朝。清朝攻取了新疆地区,天山南北从此完全归入清朝的版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弘历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实行军府制,修筑城堡,驻扎军队;设置卡伦,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巩固和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在南疆实行因俗而治,保留伯克制,但改由清廷任命。并设参赞大臣(驻叶尔羌)等官,分驻各城,加强统辖。制订《回部善后事宜》,对南疆管理体制做出改革。达瓦齐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获赦,免死加恩封为亲王,入旗籍,赐地京师,充分显示了弘历怀柔远人的用心。 |
反击廓尔喀 |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弘历两次派兵反击廓尔喀进攻西藏,第一次清军作战不利,西藏政府接受屈辱条件而议和,向弘历谎报战功;不久廓尔喀兵再次进攻。第二次反击廓尔喀,弘历决心坚定,大将军福康安指挥果断,清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连续作战,大败廓军,保卫了西藏领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月制订《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地位平等,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来认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加强了清帝国对西藏的管辖。 |
土尔扈特东归 |
明末,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离开他们世居的塔尔巴哈台(今塔城)西迁至俄国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首领渥巴锡汗率领他们16.9万人踏上东归路程。他们越过千山万水,克服重重险阻,于翌年六月到达伊犁,到达时只有6.6万人。弘历十分重视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他不惧与沙俄开战威胁,令当时驻乌什任都统衔参赞的舒赫德前往伊犁协助伊犁将军安置他们。 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
平定台湾起义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林爽文率众起义,攻清军营垒,全歼其官兵。旋克彰化,杀孙景燧等人;释放狱囚,开仓取械;再克淡水、诸罗(今台南市佳里镇)等地。十二月,众举林爽文为盟主大元帅,建元顺天 。 台南天地会首领庄大田起兵响应。清廷大震,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急调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等率兵4000渡海赴台增援。八月,改命大学士福康安为将军、领侍卫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水师渡海,于十月从鹿仔港(今彰化西南)登岸。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清军多路出击,于仑仔顶和牛稠山连败义军,乘胜占领大里杙庄和集集埔,在老衢崎俘获林爽文,解至北京杀害。庄大田率余部退入台湾最南端的琅峤,不久也被俘杀。起义遂告失败 。 |
-
对外战争
历史事件 | 简要介绍 |
---|---|
清缅战争 |
清缅战争是清朝和缅甸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1762年冬缅甸入侵我国云南普洱地区,中国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国力强盛的清王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惨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对缅战争也是其弘历在较多争议的一件。 清政府的妄自尊大使其丧失战争先机,忽视与其他国家民族联合的重要性;而闭关锁国又对世界发展形势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当时东南亚各国国情缺少充分了解。这一切都造成清政府战争的失利和最终崩溃 。 |
清越战争 |
清越战争指的是1788年底至1789年初清朝与越南西山朝之间发生的战争。1788年,西山朝北伐,攻破后黎朝的都城升龙(今越南河内市)。后黎朝的昭统帝逃往保禄山,派大臣阮辉宿向清朝求救。乾隆帝便派孙士毅为主帅攻入安南境内,欲让黎昭统帝复位。在战争弘历朝军队势如劈竹,占领了升龙(今越南河内市);但后来西山朝皇帝阮惠自富春(今越南顺化)率军反击,战局迅速得到逆转。阮惠趁清军庆祝春节之机,对驻守玉洄(今河内市清池县玉洄市社)、栋多(今河内市栋多郡)等地的清军发起突袭,清军大败,退回边境以内。最终阮惠主动向清朝请和,弘历同意讲和并承认了阮惠为安南的新君主。 |
-
奠定版图
对边疆的经营是弘历最大的功绩。清朝的疆域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而最后形成: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鄂霍次克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北到恰克图(贝尔加湖以南,色愣格河以北),南到南沙群岛。
弘历自诩“十全老人”,实际上他的武功不全是正义和福音,疆域开拓过程中,杀戮甚众。他的“十全武功”,不少是凑数的,比如缅甸、安南之役损兵折将,最后对方慑于清朝帝国的强大主动议和才勉强让他找到了台阶可下;二征金川虽然有较大意义,但损失巨大,胜之不武;况且其中有的武功并不正义,例如残酷镇压林爽文起起义、出兵安南就是。
经济
-
重视农业
弘历继承康熙、雍正两朝的政策,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他相信“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务本足国,首重农桑”, 他要求北方向南方学习耕种技术。以前贵州遍地桑树,但不养蚕纺织,他责成贵州地方官向外省招募养蚕纺织能手传授技术。他令地方官注意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他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可耕面积683万余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扩大到741万余顷。乌鲁木齐地广人稀,他资助甘肃贫民前去垦种。
-
恤商政策
弘历重视发展商业并给予宽松政策。他也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规定商人到歉收的地方销售粮食,可以免关榷米税,允许百姓贩运少量食盐(这在雍正朝是不允许的)。金融机构(经营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在乾隆朝也开始出现。
由于生产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从乾隆二十八年开始逐年提高。原来每年财政收入是三四千万两,二十八年就达到47063610两,四十二年达到最高点81824044两。后来降低一些,但也达到六七千万两。
文化
-
镇压文人
弘历效法祖父玄烨,积极压制汉人知识分子。乾隆元年(1736年)就模仿康熙举行了一次博学鸿词科考试。南巡时利用机会屠杀汉人知识分子。乾隆巡幸十二次,途中屠杀士子,试以一诗一赋,一论或一策。进入高等的,授予进士、举人,马上任为中书;是生员,就赏给屠杀,准予会试。
-
编辑典籍
清朝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弘历为最。在他统治期间,各种官修书籍达100余种,完成了顺治朝开始编撰的《明史》和康熙下令开始编写的《大清一统志》,他又令臣下编成《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除了这些历史、制度方面的著作外,其他类别的著作,著名的有文字音韵《清文鉴》、文学《唐宋诗醇》、乾隆大阅图地理《大清一统志》、农家《授时统考》、医学《医宗金鉴》、天文历法《历象考成后编》等重要文献。
图书编撰方面的最大成就是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 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 书》、《春秋》、《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 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
兴文字狱
弘历才识过人,即位时正是他血气方刚之时。他在康熙、雍正创建的“业绩”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极力镇压当时的文化事业,将所谓的“康乾盛世”推向最高峰,其中“文字狱”在乾隆时期特为尤甚。
弘历为加强思想统治,也效法祖先大搞文字狱。弘历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制造130多桩,占整个清帝国时期文字狱的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王锡侯《字贯》案、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徐述夔《一柱楼诗》案都是发生在乾隆朝的文字狱大案。
-
建筑艺术
在建筑艺术方面,弘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扩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其中清漪园改瓮山为万寿山,上建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又建佛香阁。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园林艺术史上的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除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外,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
京剧形成
此外,乾隆时期清朝的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弘历八十大寿时,徽班进京,国粹京剧开始形成。
-
乾嘉学派
由于弘历对文化事业的热心,汉学从乾隆朝愈益兴盛,至嘉庆朝,形成了著名的“乾嘉学派”。
社会
-
普免钱粮
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执政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据统计乾隆时期蠲免了正额赋银两亿两,加上历年“灾蠲”等的一亿多两,共计三亿两以上。
-
兴修水利
弘历关心水利建设。下令完成的水利工程,较大的有:河南南阳至商丘黄河河堤新筑170余里,清口及江南运河疏浚,江南淮阳运河挑浚,清河千里堤岸培筑。此外,在他关心下,修了江苏宝山至金山242里长的块石篓塘和浙江金山至杭县500里海塘。这些水利工程起了防洪、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
-
人口压力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 ;另外,康乾时期社会稳定、精耕细作推广、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引进等等原因都使人口激增,乾隆五年清查人口时,帝国人口1.4亿,到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已经超过两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大关。然而耕地数目的增长却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乾隆末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3.5亩,而当时的警戒线是4亩,因而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就被众多的人口抵消,人民生活在饥饿贫穷之中。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期间,发现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甚至蓬头垢面,衣杉褴褛;他们当垃圾扔掉的食物被抢着吃。乾隆朝后期起各地爆发的一系列农民反叛也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
社会危机
乾隆朝后期弘历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对吏治也没有初中期抓得紧了,弘历在位后期重用大贪官和珅二十余年,致使这二十年间贪污成风,政治腐败。
吏治的腐败又给人口压力,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火上浇油,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王伦起义起,各地农民反叛频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青海发生苏四十三、田五起义;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林爽文起义;
乾隆六十年(1795年)贵州、湖南发生苗民起义;
乾隆刚一退位,嘉庆元年(1796年),就爆发了持续九年的白莲教起义。清朝迅速走向衰落。
外交
-
朝贡体系
乾隆时期清朝的藩属国扩充到东南亚地区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老挝)、暹罗(今泰国)、缅甸以及南洋群岛的兰芳共和国;西南喜马拉雅山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等国;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乾竺特与拉达克等国。
乾隆年间修撰《钦定大清通礼》时,将朝贡礼仪纳入其中的《宾礼》,由“外国朝贡礼”和“册封藩国礼”两部分构成 。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清廷遣使臣德保、顾汝修册封安南国王,再次发生礼仪之争 。
-
抑制俄国
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朝组织力量勘察了东北边境多条河流的河源,抑制了沙俄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侵扰野心;而且在蒙古地区和西北新疆地区抑制了俄罗斯的侵略野心。
在贸易方面: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自此恰克图就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市场。后来因为俄罗斯窝藏中方罪犯加上俄罗斯人在边境抢劫,乾隆曾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市场。清朝对俄罗斯进行了贸易制裁,外禁皮毛输入,内禁茶叶输出,使俄罗斯至少损失了五百万卢布 。
-
闭关锁国
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
-
与西方差距
在西方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却视科技发明为“奇技淫巧”,既不鼓励科技发明,也不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使清朝帝国的科技水平越来越落后;在西方国家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还在不断加强皇权,帝国的政治制度也落后于西方。
世界发生了划时代性巨变,清政府却仍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虽然康雍乾时期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终究赶不上西方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清帝国和西方实力的此消彼长终于在几十年后的鸦片战争得到体现。
3人物评价
总评
-
正面评价
弘历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五岁登基,二十二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弘历自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弘历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弘历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是他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弘历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
弘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
负面评价
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他对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控制,灭了任何不稳定的萌芽。
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在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
弘历固步自封,错过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机会。欧洲这时建造出新式战舰,在各个方面迅猛变革、发展之时,也正是在弘历自我陶醉之际,与清帝国擦肩而过,迅速超越。
弘历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原本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弘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六下江南还对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灾难。晚年的弘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史评
《清史稿·高宗本纪》: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於权幸,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自评
-
弘历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
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威,曰女倡,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令皆无一仿佛者。
4个人作品
七绝 |
五律 | 七律 | 其他 |
---|---|---|---|
《如意湖》 |
《泛月》 |
《阅马》 |
《高其佩指头画虎》 |
《苏堤春晓》 |
《紫光阁阅武举射》 |
《阅古楼》 |
《题四面云山亭子》 |
《过蒙古诸部落》 |
《淑清院》 |
《姜女祠》 |
《检近稿偶志》《杜诗》 |
《萨尔浒》 |
《显通寺恭依皇祖元韵》等。 |
《响屧廊》 |
《仇英碧梧翠竹图》 |
《辽阳怀古》等 |
《赐沈德潜》 |
《题宁远祖氏石坊》 |
|
《卢沟晓月》 |
《御午门受俘馘》 |
||
《题吴梅村集》 |
《山店》《科尔沁》 |
||
《中元观河灯》 |
《题宋宣和池塘秋晚图》 |
||
《经岳武穆祠》 |
《观采茶作歌》《喜鹊》 |
||
《夏日题瀛台》 |
《拟古意》《昭庆寺》 |
||
《读《贞观政要》 |
《桃花寺行宫即目》 |
||
《赐大学士张廷玉》 |
《荷露烹茶》《读项羽纪》 |
||
《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
《菜花》《玉澜堂》 |
||
《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等。 |
《雨后昆明湖泛舟骋望》 等。 |
5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爱新觉罗·胤禛 ,年号雍正。
嫡母:孝敬宪皇后 (1679年6月20日-1731年10月29日),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父为内大臣费扬古,母觉罗氏为努尔哈赤玄孙。
生母: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一月五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1777年3月2日),清朝孝圣宪皇后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后妃
皇后(3位)
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富察氏。弘历之元配皇后。满州镶黄旗,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姿貌窈窕,乾隆对其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返京途中,年三十七,上深恸,为制《述悲赋》。
纯帝继皇后:(1718年-1766年),那拉氏,名不详。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薨,以皇贵妃礼葬。生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及皇五女。
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本汉军旗;乾隆时期抬入满洲旗,改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之女。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二十九日薨,年四十九。谥令懿皇贵妃。祔葬裕陵。
妃嫔
皇贵妃(5位) | ||||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 纯惠皇贵妃苏氏 | 庆恭皇贵妃陆氏 |
贵妃(5位) | ||||
忻贵妃戴佳氏 |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 | 颖贵妃巴林氏 | 婉贵妃陈氏 |
妃(6位) | ||||
舒妃叶赫那拉氏 | 豫妃博尔济吉特氏 | 惇妃汪氏 | 芳妃陈氏 | 晋妃富察氏 |
容妃和卓氏 | ||||
嫔(6位) | ||||
仪嫔黄氏 | 怡嫔柏氏 | 恂嫔霍硕特氏 | 诚嫔钮祜禄氏 | 慎嫔拜尔葛斯氏 |
恭嫔林氏 | ||||
贵人(12位) | ||||
白贵人柏氏 | 金贵人柏氏 | 慎贵人柏氏 | 新贵人曾氏 | 瑞贵人索淖洛氏 |
福贵人索淖洛氏 | 秀贵人索淖洛氏 | 寿贵人柏氏 | 顺贵人钮祜禄氏 |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 |
武贵人索淖洛氏 | 陆贵人陆氏 | |||
常在(4位) | ||||
张常在张氏 | 宁常在宁氏 | 揆常在揆氏 | 平常在平氏 |
皇子
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1750年薨,年二十三。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深得弘历钟爱,“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弘历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1738年薨,弘历极为伤感,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薨,年二十六。追封循郡王。子一,殇。过继永瑆次子绵懿为嗣,袭贝勒。卒,子奕绪,袭贝子。卒,子载迁,袭镇国公。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履端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允祹后,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曰“端”。
皇五子,永琪(1741-1766),母愉贵妃,少习骑射,娴国语。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乾隆三十一年薨,年二十六。谥曰纯。子五,四皆殇;绵忆。
皇六子,永瑢(1743-1790)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继为慎靖郡王允禧子,封贝勒。乾隆三十七年,进封质郡王。善诗文、绘画,兼通天算。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皇后。“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皇七子颇受弘历疼爱,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方二岁。上谕谓:“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命丧仪视皇子从优,谥曰悼敏。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母淑嘉皇贵妃,初封仪郡王,后晋亲王,时人品评其“沉湎酒色,又有脚病。”卒于道光十二年,谥“慎”。
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壬申四月二十五日寅时生。生母为继皇后乌拉那拉氏。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丙申正月二十八日丑时薨,年二十四岁。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过继永瑆第四子绵偲为嗣,生母为永瑆侧福晋李佳氏。 永璂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母为孝仪纯皇后。后改名颙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弘历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6年~1820年在位。庙号清仁宗睿皇帝,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和珅诛,没其宅赐永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晋庆亲王,三月十三日去世。谥曰僖。另外,永璘有六子,长子名绵恒,次子早夭未命名,三子庆良郡王绵愍,四子早夭未命名,五子已革庆郡王绵悌,六子辅国公绵性。
公主
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皇后。
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皇三女(1731—1792),固伦和敬公主。母孝贤皇后。乾隆初年,封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十二年三月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本下嫁蒙古,帝准其留驻京师。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二。子一,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弘历亲自为外孙改的名,意为钢铁。
皇四女(1745—1767),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封和硕和嘉公主;三月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二十三。子一,丰绅济伦。
皇五女(1749—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书中描述
【1】骆冰道:“官府一直把红花会当眼中钉,那是不用说的了,不过这次派遣这许多武林高手,不把我们四哥抓去不能甘休,那是另有原因的。上月中,于老当家从太湖总舵前去北京,叫我们夫妻跟着同去。到了北京,于老当家悄悄对我们说,要夜闯皇宫,见一见乾隆皇帝。我们吓了一跳,问老当家见皇帝老儿干么。他不肯说。四哥劝他说,皇帝老儿最是阴狠毒辣不过,最好调无尘道长、赵三哥、西川双侠等好手来京,一起闯宫。再请七哥盘算一条万全之计,较为稳妥。”周绮望了徐天宏一眼,心想:“你这矮子本领这样大,别人都要来请教你。我才不信呢!”
【2】这时外面又走进一个官员,向坐着那人三跪九叩首的行起大礼来。陈家洛大吃一惊,心想:“这是参见皇帝的仪节,难道皇帝微服到了杭州不成?”正疑惑间,只听那官说道:“臣浙江布政司尹章垓叩见皇上。”陈家洛听得清清楚楚,心道:“果然是当今乾隆皇帝,怪不得这样大势派。”
【3】只听得乾隆皇帝道:“起去!你这顶帽儿,便留在这里吧!”
【4】原来在他父母坟前哭拜的,竟是当今满清乾隆皇帝弘历。
【5】文泰来道:“于老当家说,当年前朝的雍止皇帝生了个女儿,恰好令堂老太太同一天生了个儿子。雍正命人将孩子抱去瞧瞧,还出来时,却已掉成个女孩。那个男孩子,便是当今的乾隆皇帝……”
【6】周作人《杂谈旧小说》一文谈到《绿野仙踪》时说:“冷于冰遇着一个私塾教书的老头子,有很好的滑稽和讽刺……这老儒给他讲解两句诗,却幸而完全没有忘记:‘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这里有意思的事,乃是讽刺乾隆皇帝的。我们看他题在知不足斋丛书前头的‘知不足斋何不足,渴于书籍是贤乎’,和在西山碧云寺的御碑上的‘香山适才游白杜,越岭便以主碧云’比较起来,实在好不了多少。书里的描写可以说是挖苦透了,不晓得那时何以没有卷进文字狱里去的,或者由于告发的不易措施,因为此外没有确实的证据,假如直说这‘哥罐’的诗是模拟圣制的,恐怕说的人就要先戴上一顶大不敬的帽子吧。”
【7】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本书中所附的香妃插图,只是让读者们看到,乾隆有这样的一个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