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全
丁大全(1191年~1263年),字子万,宋末润州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士。
宋理宗嘉熙二年进士,他被朝廷调任萧山县尉。弹劾宰相董槐之后,丁大全又进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宝祐六年(公元1256年),迁任参知政事,又于同年四月,迁任尚书右丞相兼枢密使,并受帝命册封瑞国公。
丁大全“蓝色鬼貌”,“奸回险狡,狠毒贪残”,当时人称“丁蓝鬼”,丁大全娶了一位外戚的侍女为妻子,以此来攀附高层权要。后来又逢迎阎贵妃、宦官卢允昇、董宋臣等人,逐渐身居要职,丁大全专权自恣,阴险狡诈,寡廉鲜耻,贪财好色,他为儿子丁寿翁聘娶当地颇有美色的女子为妻,后来,丁大全见儿媳美貌出众,如花似玉,美若西施,体若惊鸿,竟夺为妻妾,为世人所不耻。
南昌县守缪万年遂作钉诗讥刺云:“顽矿非铜钢样坚,寒坑才热便趋炎。千来搥打方成器,一得人拈即逞尖。不怕斧敲惟要入,全凭钻引任教嫌。休言深久难抽抜,自有羊蹄与铁钳。”丁大全闻知大怒,将缪万年流放化州。(此事出自坚瓠六集)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十万大军攻打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市),边关告急的文书陆续传到朝廷,丁大全竟隐匿不报,以致战事日益转向不利,蒙古荡寇将军兀良哈台由云南大理国攻入交趾 ,并从邕州攻破广西州县及移师湖南。丁大全眼看败讯接踵而来,于是才上报皇帝,监察御史饶虎臣指出宰臣丁大全的四大罪状:绝言路、坏人才、竭民力、误边防。皇帝赵与莒大怒,遂罢免了丁大全一切军政要职,并下诏送其至南康军劳师。
次年,皇帝赵与莒又追削其两官职,贬至贵州任四练使。丁大全欲通谋蛮夷以图不轨,然被太常少卿兼权直告人院刘震孙又上疏朝廷,力求将丁大全发配至海南岛,并令黔昌县尉毕迁护送丁大全至海南岛,当划舟经过藤州(今广西省藤县)时,护送丁大全的校尉毕迁竟将其挤入西江溺毙,事后以遇匪劫杀定案。
注释
参考书目
- 《宋史》列传四七四
1简介
丁大全是南宋奸臣,宋理宗朝中后期的宰相,著名奸臣,外号”丁青皮“。宋理宗执政后期,朝廷又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速衰败。他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对于前线的紧急战事瞒而不报,间接导致了襄阳沦陷、南宋灭亡等。
2初入仕途
丁大全出身低微,他的妻子更是城里女婢。这样的出身,使他养成了一种见人总摆出一副想讨好的谦卑态度,不过他的心里更有一种“远大而宏伟”的打算。他极力讨好当时倍受宠信的理宗内待卢允升、董宋臣,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不久他由萧山尉升职为大理司直、添差通判到饶州。
这一来,丁大全终于“扬眉吐气”了,他的谦卑,他的和顺都一扫而空了,蓝脸阴得总象马上就要下雨。他为了进一步荣登要职,开始施展诡计排挤诬陷朝中的大臣。他的目光首先对准了董槐。董槐是嘉定年间的进士,嘉熙年间曾提点湖北荆狱、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变,救济南来江北的流民,成绩十分显著。淳祐年间,任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整肃军纪、加强训练。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协和西南少数民族,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整顿纲纪为急务,这样一来便得罪了许多人,更引来无数妒忌和猜疑。
丁大全知道自己入朝以来,并无半点可以在人前夸耀的政绩,想凭劳而苦干压董槐一头比登天还难,想推倒董槐只能暗地下手。他先上疏弹劾董槐功高震主,特权谋私,图谋不轨。奏章呈上去,他急不可待地盼理宗立刻下旨罢董槐的相位,等到半夜不见动静,丁大全没了耐性,竟穿戴整齐调隅兵百余人,持刀露刃地包围了董槐的府第。以台牒驱迫董槐出来,董槐并无思想准备,听丁大全声嘶力竭地叫唤,就出来了。众隅兵一拥而上,围住董槐,丁大全假传圣旨,命董槐随去大理寺,想借此恐吓董槐。一行人出了北关,丁大全又命人弃了董槐,高呼几声散了。董槐缓步走进接待室,过了好久罢相之旨才传下来。从此丁大全更加目空一切,倨傲非常。
弹劾董槐之后,丁大全又进升为右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公。丁大全任用袁玠作九江制置使。袁玠这个人贪婪而且苛刻,他主管向当地渔湖土豪收纳税银,因丁大全督促得十分急迫,他就拘捕了一些渔湖土豪残酷催逼,结果惹怒了众人,这些渔人竟背弃大宋,把所有的渔舟都用来援助北来入侵的敌兵,给朝廷带来极大的威胁。太学生陈宗、刘黻、黄铺、曾唯、陈宜中、林则祖等六人优阀上书要求,罢免了大全。当时的台臣翁应弼、吴衍都是丁大全的鹰犬,他们钳制太学,颠倒黑白,最后竟贬逐了陈宗等六人。当时宫外丁大全与马天骥专恣用事,壅蔽上听;宫内阁贵妃信得宠爱,理宗无心理会朝政。朝野上下岌岌可危,有人在朝门上题写了“阎马丁当,国势将亡”八个字。无奈朝廷上有许多人都是丁大全的党羽,他们官官相护,丁大全毫不为此担惊受怕。
开庆六年(公元1259年),蒙古军队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中外震动,边关报急的文书传到朝廷,丁大全隐而不报,以致战事日益转向不利,蒙元帅兀良哈得由云南入交趾,从邕州攻广西破湖南。丁大全才上报理宗,宋理宗如梦初醒,不知所措。中书舍人洪芹上疏:“丁大全人如含沙射影之鬼蜮,行如穿箭之道,引用凶恶,陷害忠良,遏塞言路,扰乱朝纲。臣乞陛下将其罢官远放,以伸张大宋王法,谢天下黎民。”侍御史沈炎、右正言曹永年相继上疏罢免了大全。监察御史朱貔孙也进言:“丁大全奸诈阴险,狠毒贪残,假借陛下的声威钳天下百姓之口,依仗陛下所赐的爵禄笼天下财路干一己之身。”监察御史饶虎臣也指出了丁大全的四大罪状:绝言路、坏人才、竭民力、误边防。理宗大怒,罢免了丁大全,命其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镇江府。即而再削其官。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理宗下诏任他为中奉大夫。大臣们一致建议再将他贬到边远之地,诏送南康军居住。次年,监察御史刘应龙请皇帝再向远发配丁大全,于是理宗又追削两官,移至贵州四练使。丁大全贼心不死,与贵州州守淤翁明在酒桌上商议暗造弓矢,通谋蛮夷以图不轨,被朱禩孙告到朝廷,再移置新州。太常少卿兼权直告人院刘震孙又上疏请求把丁大全发配到海岛。令将官毕迁“护送”丁大全到海岛,舟过藤州,挤之于水而亡。
3生活腐化
丁大全这个人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当年,他任淮西知州时,淮西总领郑羽富甲吴门,丁大全见财起异,欲结交郑羽,郑羽深知丁大全为人,婉言相拒,丁大全恼羞成怒,竟令台臣卓梦卿弹劾郑羽,然后抄其家,吞并了郑家的财产。还有一次,他请人为媒为他的儿子丁寿翁求一当地颇有美名的姑娘为妻,女家应诺。后来,丁大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那位姑娘体若惊鸿,美若西子,竟惊得魂飘魄散,于是决定自己要娶她为妾,把儿子扔到了脑后边,一时为知者所耻笑。
宁德县(今蕉城区)自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间任职宁德的外籍人员也有数百人之多。这些地方官员中,不仅有文人学者,比如陆游、闵文振、储右文、李肇源、朱景英、刘家谋;也有的官至极品,像宋棐、曹辅、颜师鲁、叶衡,以及我们下文要提到的丁大全。
4史书记载
丁大全,字子万,江苏镇江人。生时有异相,面呈蓝色,令人不寒而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他中了进士,被调任萧山尉。由于丁大全奉迎有术,极力巴结倍受宋理宗宠信的内待卢允升、董宋臣,平步青云,升职为大理司直、添差饶州通判。入为太府寺簿,调尚书禁监所检阅江州分司,复兼枢密院编修官。拜右正言兼侍讲,旋即改为右司谏,拜殿中侍御史。荣登显职后,丁大全极力排挤宰相董槐。董槐被排挤后,又进升为右谏议大夫、端明股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国公。丁大全巴结阎贵妃,与马天骥专恣用事,朝野上下岌岌可危。时有“阎马丁当,国势将亡”之说。丁大全还任用党羽,陷害与排挤了程元凤、徐俨夫等大臣,把持朝政,怨声载道。开庆六年(公元1259年),蒙古军队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中外震动,边关报急的文书传到朝廷,丁大全隐而不报,以致战事日益转向不利。在大臣们交章弹劾之下,宋理宗将之一贬再贬,最后被发配到海岛。船过滕州(今属广西)途中,被押解将官挤入水中死亡。
试观丁大全一生作恶多端,误国殃民,寡廉鲜耻,贪财好色,可谓“五毒俱全”。有一次,他为儿子聘妇,见儿媳长相标致,竟夺为己妻,为世人所不耻,最后终于落得一个可悲下场。历史也给了他一个公平的评价:元代脱脱在编纂《宋史》时,将丁大全列入《奸臣传》,与万俟禼、韩侂胄、贾似道之流并列。但奸臣并非天生就是奸臣,丁大全初入仕途,也着实想成就一番事业,他在宁德任主簿时就为百姓办了一些好事。
丁大全是什么时候在宁德任职的呢?这在正史中没有提及,据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
“丁大全,镇江人。先为萧山尉,宝庆间(1225—1227)任。”
这段记载颇有出入,既然丁大全是“先为萧山尉”,那么任宁德主簿就是在嘉熙二年(1238年)中进士以后,如何会上溯到十多年前的宝庆年间(1225—1227)。并也正因为丁大全任职是在四十八岁中进士以前,所以不见于正史记载。丁大全在宁德所担任的职务---主簿,是主管文书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秘书。地位仅次于知县与县丞,位列第三,故被后人称为“丁三爷”。莅任宁德间,他正值壮年,敢于拼搏,为宁德县做了两件大好事:开辟南路和修建酒屿灵瑞塔。其中尤以开辟南路最为知名。宁德县建县以来,最早的一条官道是“朱溪官道”,即所谓的“南路”。它是由县城南门(永宁门)为起点,经过今天的城南、飞鸾两个乡镇,通往罗源,再经过连江后直达福州,其间山高坡陡,迂回盘旋,是著名的“险道”。南宋主簿陆游在《重修城隍庙记》中说道:“
宁德为邑,带山负海。双岩、白鹤之岭,其高摩天,其险立壁,负者股栗,乘者心惮;飞鸾、官井之水,涛浪汹涌,蛟鳞出没,登舟者涕泣与父母妻子别,已济者同舟更相贺。又有氛雾之毒,鼋、鳌、蛇、虫、守宫之毒。邮亭逆旅,往往大署墙壁,以道出宁德为戒。”
由于特殊的地理情况,宁德出境的道路都是迂回盘旋,行走不便,尤其南路是通往省城福州的唯一通道,由于路程较长,使用极为不便。丁大全莅任以后,经过实地勘察,力排众议,克服资金等困难,募工开辟了著名“白鹤岭道”。石阶层叠,盘山而上,长5公里,宽2~2.5米。由罗源叠石入境宁德界首,过白鹤岭道直抵县城。这条道路虽然“其高摩天,其险立壁”,但大大缩短了通往福州的路程,方便了来往的客商以及宁罗两县的居民。
因为丁大全的官声不好,“白鹤岭道”自修建以来,颇受非议。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县叶稠复开南路,时任云南道监察御史邑人陈褎在《募开南路记》中就指名道姓的说开辟白鹤岭路“是皆丁主簿之奸谋。”四十二年(1563),因倭乱再废。崇祯三年(1630年),庠生杨文炳等以“青鸾既变,士气不扬”为由,堵塞岭路,时任湖南桂东知县的邑人崔世召闻讯,欣然命笔《闻南路复开志喜》。随后不久,白鹤岭后村民向省衙控诉成功,县令杨定国奉命重修此道。实际上,历代主张堵塞岭道的都是封建士大夫,他们认为“岭路直射县城,有伤文运。”而宁罗边境的老百姓却是岭道的拥护者,他们不管什么风水不风水,只要求出行便捷为第一。此后至民国时期,此岭道一直是省城连接闽东各县的主要陆上通道。2006年,岭头三村公路修通后,白鹤岭道仍为临近村民所利用。正是这条路发挥的重大功能,作为外地人的宁德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替丁大全说了一句公道话:
“议者谓(白鹤)岭路直射县城,有伤文运。然宝庆(朱溪)旧路废后,终宋朝尚十进士,而阮登炳且大魁矣。元一朝三进士,明一朝二十一进士,理学如陈自新、韩古遗、陈褎;忠义如阮宗泽、崔世召、吴国华、陈昌胤;宦绩如陈宗孟、林聪、左浚、陈寓、陈勖;文学如林保童、陈褒、龚道,皆蔚然可观。”
5又说
“而嘉靖始复旧路,历二十七年。崇祯再复,历四、五年,无登甲乙科者,盛衰之故讵系一路乎?”
刘家谋以史学家的目光,透彻鲜明的笔调,通过正反对比,抨击封建顽固保守思想,对丁大全的历史功绩予以肯定,还历史一个真实面目。
丁大全在宁德任职期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与百丈龙的一段传奇故事。百丈龙潭地处万山之中,人迹罕至。虽然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有祈雨活动,但不为境外人士所知。它之所以扬名于世,正是因为潭边龙亭上一副对联的积极影响。而这副对联的作者,正是丁大全。
丁大全祷雨百丈潭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明何乔远《闽书·卷之三十一·方域志》:
“(百丈潭)宋时,主簿丁大全旱祷,令人下银瓶乞水,缒上,得瓦瓶,大全疑之,复造银瓶,躬往投之,又得瓦瓶。大全祝曰:“神龙有灵,吾当富贵,幸示显异。”潭中遂露龙爪。大全后登宰府,奏封龙王。”
这段记载,后来又被谢肇淛《长溪琐语》、清卢建其《宁德县志》等收录。卢建其《宁德县志》还记录了丁大全建龙亭的一些细节,宝佑四年(1256年),丁大全劾罢宰相董槐,升签书枢密院事(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神龙实现诺言,使之如愿以偿,荣登高位。于是,丁大全奏请理宗封百丈龙为王,并赐建龙亭于潭畔。丁大全还得意洋洋地为龙潭撰写了一副对联:“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丁大全遗臭万年,这副对联却流芳千古,不仅记载于梁章钜、梁拱辰《楹联续话》,而且被万里之外的吉林龙王庙所收录,可谓推崇备至,风光一时。
丁大全由于名声狼藉,地方人士对丁大全引以为荣的这段历史,颇不以为然。乾隆版《宁德县志.职官》对丁大全的批语:
“观其(丁大全)夤缘婢婿,谄事妃寺,逐右相董槐而胁以兵;窜上书六君子而削其籍。又岂特兰色面,不吠犬见嫉于世哉?龙之有灵,适以彰其恶耳,曾何足重。
文中对百丈龙的行为予了辛辣的批判,认为这种“灵应”不值一提。丁大全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但他在宁德担任主簿期间,关心地方公益,为百姓办了一些实事。百丈龙出来捧捧场,鼓励一番,也在情理之中。丁大全如果能够以天下民生为己任,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也会扬名后世。抚昔追今,建国后也存在不少这样“由廉转贪”的例子,解放初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利用职权,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贪污、挪用公款17162720000元(旧币,约折合今人民币1716272元),这些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老革命者,却倒在糖衣炮弹下面,制造了“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前几年,本市的一位书记,奉公职守,视老百姓为至亲,颇有口碑。后来,受不住名利的引诱,走上了不归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是很值得执政者深思的。所以回过头来,百丈龙没有辜负丁大全,而是丁大全辜负了百丈龙,辜负了天下苍生。
书中描述
【1】一个四川口音的客人忽然叹道:“其实守城的好官各地都有,只是朝廷忠奸不分,往往奸臣享尽荣华富贵,忠臣却含冤而死。前朝的岳爷爷不必说了,比如我们四川,朝廷就屈杀了好几位守土的大忠臣。”那湖北人道:“那是谁啊?倒要请教。”那四川人道:“蒙古鞑子攻打四川十多年,全赖余玠余大帅守御,全川百姓都当他万家生佛一般。哪知皇上听信了奸臣丁大全的话,说余大帅甚么擅权,又是甚么跋扈,赐下药酒,逼得他自杀,换了一个懦弱无能的奸党来做元帅。后来鞑子一攻,川北当场便守不住。阵前兵将是余大帅的旧部,大家一样拚命死战。但那元帅只会奉承上司,一到打仗,调兵遣将甚么都不在行,自然抵挡不住了。丁大全、陈大方这伙奸党庇护那狗屁元帅,反冤枉力战不屈的王惟忠将军通敌,竟将他全家逮京,把王将军斩首了。”他说到这里,声音竟有些呜咽,众人同声叹息。
【2】那广东客人愤愤的道:“国家大事,便坏在这些奸臣手里。听说朝中三犬,这奸臣丁大全便是其中一犬了。”一个白净面皮的少年一直在旁听着,默不作声,这时插口道:“不错,朝中奸臣以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三人居首。临安人给他们名字中那个‘大’字之旁都加上一点,称之为丁犬全,陈犬方、胡犬昌。”众人听到这里都笑了起来。
【3】那四川人道:“然则王惟忠将军受刑时的情状,老弟可曾听人说起过?”那少年道:”小弟还是亲眼看见呢。王将军临死时脸色兀自不变,威风凛凛,骂丁大全和陈大方祸国殃民,而且还有一件异事。”众人齐问:“甚么异事?”
【4】那临安少年道:“神雕侠诛杀奸臣,是小王将军亲眼目睹,那么自然不是天神天将所为了。但奸臣丁大全一夜之间面皮变青。却必是上天施罚之故。”那广东人道:“他怎么一夜之间面皮变青?这可真奇了。”那临安少年道:“从前临安人都叫丁大全为丁犬全,但现今却叫作‘丁青皮’。他本来白净脸皮,忽然一夜之间变成了青色,而且从此不褪,凭他多么高明的大夫也医冶不了。听说皇上也曾问起,那奸臣奏道:他一心一意为皇上效力,忧心国事,数晚不睡,以致脸色发育。可是临安城中个个都说,这奸相祸国殃民,玉皇大帝遣神将把他的脸皮打青了。”那广东人笑着摇头,道:“这可愈说愈奇了。”
【5】那大汉喝了一大碗白干,意兴更豪,大声说道:“这件事不是兄弟吹牛,兄弟也有一点小小功劳。那天晚上神雕侠突然来到临安,叫我带领伙伴,把临安钱塘县衙门中的孔目差役一起绑了,剥下他们的衣服,让众伙伴乔扮官役。大伙儿又惊又喜,不知神雕侠何以如此吩咐,但想来必有好戏,自然遵命办理。到得三更过后,神雕侠到了钱塘县衙门,他老人家穿起县官服色,坐上正堂,惊堂木一拍,喝道:‘带犯官丁大全!’”他说到这里,口沫横飞,喝了一大口酒。
【6】那大汉又道:“那时我听到‘丁大全’三字,心中一怔,寻思:‘丁大全这狗官是当朝宰相啊,神雕侠怎地将他拿来了?’只见神雕侠又是一拍惊堂木,两名汉子果然把一个身穿大臣服色的家伙揪了上来。早一年丁大全到佑圣观烧香,我在道观外见过他的面目,这时一看,可不是丁大全是谁?他吓得浑身发抖,想跪又不想跪。一名兄弟在他的膝弯里踢了一脚,他扑地便跪倒了,哈哈,痛快,痛快!神雕侠问道:‘丁大全,你知罪了么?’丁大全道:‘不知。’神雕侠喝道:‘你营私舞弊,屈杀忠良,残害百姓,通敌误国,种种奸恶情事,快快给我招来。’丁大全道:‘你到底是甚么人?劫侮大臣,可不知王法么?’神雕侠道:‘你还知道王法?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再说!’大伙儿素来恨这奸臣,这时候下板子时加倍出力,只打得这奸相晕去数次,连连求饶。神雕侠问他一句,他便答一句,再也不敢倔强。神雕侠命取过纸笔,叫他写供状。他稍一迟疑,神雕侠便喝令我们打他屁股,掌他嘴巴。”
【7】那大汉咕嘟喝了一大口酒,笑道:“是啊,原本有趣得很。那丁大全吃打不过,只得亲笔招供,可是他拖拖挨挨,写得极慢,神雕侠连声催促,他总是不肯写快。不久天色将明,衙门外人声喧哗,到了大批军马,想是风声泄漏了出去。神雕侠怒起上来,喝道:‘把他脑袋砍了!’跟着向我使个眼色。我知神雕侠轻易不肯伤人性命,于是找出钢刀,在丁大全颈中刷的一刀,这一刀下去时,钢刀在半空中转了个圈儿,砍在头颈中的不是刀锋,而是刀背。但这一下丁大全可吓破了胆,只见他脸色突然转蓝,晕了过去。神雕侠哈哈一笑,说道:‘这也够他受的了,咱们不用杀他,要朝廷将他明正典刑。’叫我们便穿着衙役衣服,从边门溜走,各自回家。他老人家亲自断后,也没交锋打仗,大伙儿平平安安的退走。听说神雕侠第二天亲入皇宫,把丁大全的供状交给皇帝老儿。但不知丁大全如何花言巧语,皇帝老儿竟信了他的,还是叫他做宰相做下去。”
【8】小王将军叹道:“主上若不昏庸无道,奸臣便不能作恶。去了个秦桧,来个韩侂胄;去了韩侂胄,来个史弥远;去了史弥远,又来丁大全。眼见贾似道日渐得势,这又是个祸国殃民之徒。唉,奸臣一个接着一个,我大宋江山,眼见难保呢。”那大汉道:“除非请神雕侠做宰相,那才能打退鞑子,天下太平。”
【9】郭襄好生失望,她听各人说及杨过如何救王惟忠子裔、诛陈大方、审丁大全、赎宋五、杀人父而救人母的种种豪侠义举,不由得悠然神往,听姊姊说自己幼时曾得他抱过,更是心中火热,恨不得能见他一面,待听说他多半不会来参与英雄大会,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英雄会上的人物不见得都是英雄,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却又未必肯去。”
【10】蒙古大军尚未逼近,襄阳城中已一夕数惊。岂知临安大宋朝廷由奸臣丁大全当国,主昏臣奸,对此竟然不当作一回事。襄阳告急的文书虽是雪片价飞来,但朝廷中君臣相互言道:“蒙占鞑子攻襄阳数十年不下,这一次也必铩羽而归,襄阳城是鞑子的克星。惯例如此,岂有他哉?吾辈尽可高枕无忧,何必庸人自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