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红英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大全>陶红英

陶红英

中文名
陶红英
其他名称
陶宫娥 陶姑姑(韦小宝专用)[1] 
饰    演
陈安莹(98版鹿鼎记)韩月乔(08版鹿鼎记)
登场作品
《鹿鼎记》
年    龄
四十来岁
性    别
身    份
清宫宫女,明朝长平公主侍女

陶红英

陶红英,小说人物,出自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 初登场时是清宫宫女陶宫娥,盗取四十二章经时被韦小宝所救。 与韦小宝几经患难,成为生死之交,韦小宝称其为陶姑姑。

1人物外貌

初登场,身穿淡绿色衣裤和绿鞋子,做宫女打扮;年纪四十岁 

再登场,做车夫打扮 

2小说描写

陶宫蛾真名叫陶红英,是明朝长平公主的丫头,明亡之后,依然对故主忠心耿耿,多年潜伏宫中,伺机为主人报仇。

此后偶遇小宝,被小宝救过一命也救过小宝一命,和小宝姑侄相称 。见到九难,揭穿了毛东珠,从此深居禁宫,继续为着前途飘渺的复明奔波着,寂寞着直至老死。

《四十二章经》的秘密,此时得以披露,其中藏着有关清朝气数龙脉和大宝藏的秘密。神龙教教主的神通广大,也给陶红英一再渲染。“天下最最凶险之事,莫过于和神龙教教下之人动手”,此一大伏笔,日后另有无数好戏。

陶红英没想到的是,八部《四十二章经》,小宝自己已得了五部。

3人物评价

陶红英的忠诚,几十年如一日,也最难得。见到九难,虽然岁月和沧桑已将她变成了另一个人,陶红英还是把她当作自己永远的公主,陶红英一言一行,每处细节,还是和当日一般,在怀旧中体味着伤感和无奈。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书中描述

【1】两人回到车上,陶宫娥右手握缰,左手拉住韦小宝的右手,让骡子慢慢一步步走着,说道:“好侄儿,我姓陶,那是真姓,我闺名叫做红英,打从十二岁上入宫,第二年就服侍公主。”韦小宝道:“公主?”陶红英道:“是,公主,我大明崇祯皇帝陛下的长公主。”

【2】陶红英道:“正是,崇祯皇帝出宫之时,挥剑斩断了公主的臂膀。我听到公主遭难的讯息,奔出去想救她,心慌意乱,重重摔了一交,额头撞在阶石上,晕了过去。等到醒转,陛下和公主都已不见了,宫中乱成一团,谁也没来理我。不久闯贼进了宫,后来满清鞑子赶跑了闯贼,又占了皇宫。唉,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3】韦小宝问道:“公主不是崇祯皇爷亲生的女儿么?为甚么要砍死她。”陶红英又叹了口气,道:“公主是崇祯皇爷的亲生女儿,她是最得皇上宠爱的。这时京城已破,贼兵已经进城,皇上决心殉难,他生怕公主为贼所辱,所以要先杀了公主。”

【4】韦小宝道:“原来这样。要杀死自己亲生女儿,可还真不容易。听说崇祯皇爷后来是在煤山吊死的,是不是?”陶红英道:“我也是后来听人说的。满清鞑子由吴三桂引进关来,打走了闯贼,霸占了我大明江山。宫里的太监宫女,十之八九都放了出去,说是怕靠不住。那时我年纪还小,那一摔受伤又重,躺在黑房里,也没人来管。直到三年多之后,才遇到我师父。”

【5】韦小宝道:“姑姑,你武功这样高,你师父他老人家的武功自然更加了不起啦。”陶红英道:“我师父说,天下能人甚多,咱们的武功,也算不了甚么。我师父是奉了我太师父之命,进宫来当宫女的。”挥鞭在空中虚击一鞭,劈啪作响,续道:“我师父进宫来的用意,便是为了那八部《四十二章经》。”

【6】韦小宝问道:“一共八部?”陶红英道:“一共八部。满洲八旗,黄白红蓝,正四旗,镶四旗,每一旗的旗主各有一部,共有八部。”

【7】陶红英道:“原来八部经书的套子,跟八旗的颜色相同,我可从来没见过。”

【8】陶红英道:“那倒不是。好侄儿,我今天给你说了,你可说什么也不能泄漏出去。你发一个誓来。”

【9】陶红英一笑,说道:“这个誓倒挺新鲜古怪。我跟你说,满清鞑子进关之时,并没想到竟能得到大明江山。满洲人很少,兵也不多,他们只盼能长远占住关外之地,便已心满意足了,因此进关之后,八旗兵一见金银珠宝,放手便抢。这些财宝,他们都运到了关外,收藏起来。当时执掌大权的是顺治皇帝的叔父摄政王,但是满洲八旗,每一旗都各有势力。

【10】陶红英道:“好像也并非就是这样。到底真相如何,只有当时这八旗旗主才明白,别说我们汉人中没人知晓,连满洲的王公大臣,恐怕也极少知道。我师父说,满洲人藏宝的那座山,是他们龙脉的所在。鞑子所以能占我大明江山,登基为皇,全仗这座山的龙脉。”

【11】陶红英道:“那是一处风水极好的地方,满洲鞑子的祖先葬在那山里,子孙大发,来到中国做了皇帝。我师父说,咱们如能找到那座宝山,将龙脉截断,再挖了坟,那么满洲鞑子非但做不成皇帝,还得尽数死在关内。这座宝山如此要紧,因此我太师父和师父花尽心血,要找到山脉的所在。这个大秘密,便藏在那八部《四十二章经》之中。”韦小宝道:“他们满洲人的事,姑姑,你太师父又怎会知道?”

【12】陶红英道:“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太师父原是锦州的汉人女子,给鞑子掳了去。那鞑子是镶蓝旗的旗主。我太师父说,鞑子进关之后,见到我们中国地方这样大,人这样多,又是欢喜,又是害怕,八旗的旗主接连会议多日,在会中口角争吵,拿不定主意。”

【13】韦小宝问道:“争吵什么?”陶红英道:“有的旗主想占了整个中国。有的旗主却说,汉人这样多,倘若造起反来,一百个汉人打一个旗人,旗人哪里还有性命?不如大大的抢掠一番,退回关外,稳妥得多。最后还是摄政王拿了主意,他说,一面抢掠,将金银珠宝运到关外收藏,一面在中国做皇帝,如果汉人起来造反,形势危急,旗人便退出山海关。”韦小宝道:“原来当时满清鞑子,对我们汉人实在也很害怕。”

【14】陶红英道:“怎么不怕?他们现在也怕,只不过我们不齐心而已。好侄儿,鞑子小皇帝很喜欢你,如果你能探到那八部经书的所在,咱们把经书盗了出来,去破了鞑子的龙脉,那些金银财宝,便可作为义军的军费。咱们只要一起兵,清兵便会吓得逃出关去。”

【15】韦小宝对于破龙脉、起义兵,并不怎么热心,但想到那座山中藏有无数金银财宝,不由得怦然心动,问道:“姑姑,这宝山的秘密,当真是在那八部经书之中?”陶红英道:“我太师父对我师父说,那镶蓝旗旗主有一天喝醉了,向他小福晋说,他将来死后,要将一部经书传给小福晋的儿子,不传给大福晋的儿子。小福晋很不高兴,说一部佛经有什么希罕。那旗主说,这是咱们八旗的命根子,比什么都要紧,约略说起这部佛经的来历。太师父在窗外听到了,才明白其中道理。后来太师父练成了武功,我师父也已跟她老人家学艺多年,太师父便出手盗经,却因此给人打得重伤,临死之前,派我师父混进宫来做宫女,想法子盗经。镶蓝旗旗主府里有武功高手,只道到宫里盗经容易得手。岂知师父进宫不久,发觉宫禁森严,宫女决不能胡乱行走,要盗经书是千难万难。她跟我挺说得来,又听我说起大明公主的事,心怀旧主,便收了我做弟子。”韦小宝道:“怪不得老婊子千方百计的,要弄经书到手。

【16】陶红英哪猜得到韦小宝的心思转到了海大富身上?说道:“说不定那宝山之中,另有甚么古怪,连太师父也不知道的。

【17】韦小宝道:“是,是!这个大秘密倘若失传,那许许多多金银财宝,未免太……太可惜了。”陶红英道:“金银财物倒也不打紧,但如让满洲鞑子世世代代占住我们汉人江山,那才是最大的恨事。”

【18】韦小宝道:“姑姑说得不错。”心中却道:“这成千成万的金银财宝,倘若不拿出来大花一下,那才是最大的恨事。”他年纪幼小,满洲兵屠杀汉人百姓的惨事,只从大人口中听到,并未亲历。在宫中这些时候,满洲人只太后一人可恨,海大富虽曾阴谋加害,毕竟是自己害他的多,他害自己的少。其余自皇帝以下,个个待他甚好,也不觉得满洲人如何凶恶残暴。他也知道,自己若不是得到皇帝宠爱,那些满洲亲贵大臣决不会对他如此亲热、如此奉承,但究竟是见到人和蔼的多,凶暴的少,是以种族之仇、家国之恨,心中却是颇淡。陶红英道:“在宫中这些年来,我也没收到弟子。我见到的宫女本已不多,所遇到的,不是蠢笨胡涂,便是妖媚小气,天天只盼望如何能得皇帝临幸,从宫女升为嫔妃。我们这个大秘密,又怎能跟这等人说?近几年来我常常担心,这般耽误下去,经书的所在固是丝毫得不到线索,连好弟子也收不到一个。将来我死之后,将这大秘密带入了棺材,满洲鞑子坐稳江山,对不起太师父和师父那不用说了,更成为汉人的大罪人。好侄儿,我无意之中和你相遇,跟你说了这件大事,心里实在好生欢喜。”

【19】韦小宝道:“我也是好欢喜,不过经书什么的,倒不放在心上。”陶红英道:“那你为什么欢喜?”韦小宝道:“我没亲人,妈妈是这样,师父又难得见面,现下多了个亲姑姑、好姑姑,自然欢喜得紧了。”

【20】他嘴头甜,哄得陶红英十分高兴。她微笑道:“我得了个好侄儿,也是欢喜得紧。”隔了一会,问道:“你师父是谁?”韦小宝道:“我师父便是天地会的总舵主,姓陈,名讳上近下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