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与哲学是中华文化传统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崇尚自然的精神风骨、包罗万象的广阔胸怀而成为中华文化立足于世界的坚实基础。而在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与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庄子的思想可称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脉,其“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自由精神体现了道学的逍遥和大自在境界。庄子的思想被辑录成书,即为《庄子》,不仅内涵精微奥妙,且极具文学之美,故与《诗经》、《楚辞》并为中国文学三宗。《庄子》其体例有三部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借用佛学用语,内篇相当于正法,也就是庄子自己的心法,由此直接能窥见庄子本人的真实面目;外篇则相当于像法,是离庄子比较近的弟子所为,由于有的弟子曾得庄子亲传,故即使不能完全得庄学之妙,亦不远也;而杂篇乃庄子的后学所作,相当于末法,离庄学之真义已远,然其有旁通其余各家思想之功,亦不可废也。尤其内七篇更是其中的精粹和灵魂所在,犹如北斗七星,指示着、统领着整部《庄子》夜空中的群星。就境界而言,内篇最得道学真谛,得其精髓可入道德经的境界,当然,要知道,庄子一面通向老子,另一面则通向禅,一面通向哲学,一面通向美学、艺术和诗,《庄子》就是哲学中的诗;外篇乃就内篇之精义铺衍而成——其实《庄子》一书可以整个被理解为对《老子》的解说——可视为内篇之辅佐;杂篇则以庄学摄其余诸家之学,且通于各家学问之中,不妨称为庄学与其他学问之间的交叉学科。内篇为君,外篇为臣,杂篇则为佐使,相辅相成,混成一体。
内篇之义高矣,故不易说之;杂篇之义已远矣,故不可说之;外篇正处于有意无意之间,正当发其本意以归于内篇,辨其真假以使统杂篇也,故我们顺应此道,择外篇一文而说之。
外篇文亦多矣,择何而言之乎?曰《秋水》也。为何如此?因为此篇最得《庄子》恣肆而行云流水之妙。也可以这么说,《庄子》的风格就是独孤九剑的风格,独孤九剑对天下所有剑法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包罗万象而融会贯通之,故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此即“恣肆而行云流水”也。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
交响乐之王马勒(最长的交响曲和最宏大的交响曲都是他的作品,象第八交响曲有“千人交响曲”之称,“马勒终结了交响乐”)曾经说道:“我创作交响乐,就是创造一个世界”,的确,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包含极为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一个极为广阔美妙的世界。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秋水》,进入庄学的世界之中,去领略其奥妙。
文章一开篇,直契入题,引众人开始进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值秋季,雨水连绵,乃逐渐成势,由文本身而看,“川”当为支流,而“河”就是干流了,河水由支流而渐渐汇集到干流之中,互相增益,于是乎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这就难怪“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了。什么叫“自满”?这就叫自满,自以为满,可怜(也可以说幸运)河伯不知道后面将有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
等到河伯顺流而到达大海之后,见到了大海的辽阔景象,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满是多么可笑——不过,河伯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能够及时自我反省,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自我批评的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意思大约是说:俗话说,自己知道一点东西就自以为了不起,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妄人,唉,这难道不是在说我吗?看来河伯在海神面前很不好意思,于是就对海神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就是广大广阔的大海,佛学有时也称佛为大方广佛,极言其广大无边也。海神你老人家大人不计小人过,千万别和我计较,我看到你如此广阔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笑了,可让你老人家见笑了。海神闻听之下,就顺承着河伯的意思并启发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井蛙不足以论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至道者,束于教也”。三句话意思相近而强调的重点有别,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论海,那是受空间的限制;夏虫之所以不可以语冰,那是受时间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语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见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还排斥最高的真理。总之,人因为受到各种限制或束缚而无法听闻大道,乃至于即使有机会听闻大道也加以排斥,岂不闻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之语?一个人如果自己的偏见太深,你和他讲道理,白费口舌,甚至还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骂,所以就连圣人也只能“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唉,难啊,难啊。下面海神话锋一转,说道“今尔出于江河,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行,你能知错就改,孺子可教。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的渺小正是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看来我还是可以给你讲一讲大道理的。海神接下来讲的什么大道理呢?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万水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干涸,四季或旱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地球上海洋总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水量则占总量的97.3%,在剩下的2.7%的水中,大部分即2.14%存在于冰川之中,其中南极冰川占90%,南极覆盖着平均厚度达2000米、面积为1400万平方千米的大冰川,如全部融化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60米;第二大冰川为北极地区格陵兰岛冰川,220万平方千米的地域覆盖着平均厚度1500米的冰川,全部融化后可填满整个地中海,两者占世界冰川总量的99%;第三大冰川区是青藏高原。剩余的0.56%的水则分布在土壤、地下、江河湖泊、大气和生物体内,其中,地下水、土壤水和湖泊水又占了其中的99%以上,江河中的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约百万分之一而已)。各位看到这里也许要问:刚说了河伯自满,海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神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中国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罍空”,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
河伯听了这番道理,深觉言之有理,乃把自己的体会给海神说出来,以求得到海神的首肯“然则我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说,你看,我刚表扬了你,怎么你又迷糊了呢?“否”,你这样说那就不对喽。大理我给你讲了,但尚未与你语至理啊。“何以知毫末足以定至细之倪?何以知天地足以穷至大之域?”你以为原子就是小之极至吗?你认为总星系就是最大的了吗?唉,刚才我真和你白说了,从一个陷阱里跳出来又进入了另一个陷阱,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须知天外有天,总星系之外还有总星系,夸克之下还有夸克,从更高的层次来看,总星系就好象是夸克那么渺小,而从极微小的层次看,夸克就好象是总星系那么浩瀚啊。你得连天地的境界都超越过去,将一切境界都超越过去,一直达到道的境界才行。什么是道?道非大非小,非善非恶,非常非变,非正非奇,非外非内,超越一切,含摄一切,贯通一切,乃全,乃备,乃妙。领悟了如此妙道,方始明白:宇宙间一切事物皆本来完备具足大道一切真体妙用。伟大的天地固然美妙之极,难道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不是同样美妙的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皆备于我”,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实理具备,随在各足。犹如王阳明所说的:孔子、尧、舜,圣人、凡人,犹如金子,虽然分量不一样,但如果都经过提纯,成为足金、赤金,其纯度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所谓个个圆成是也。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从极大的天地到极小的夸克,都互相含摄,互相具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互相之间缘起无尽,圆融无碍,故禅宗先师才说“翠竹黄花,无非妙道;担柴挑水,皆是菩提”,释迦牟尼亦言“烦恼即菩提”。禅宗至高无上的法门是不断烦恼,不求解脱,因为烦恼即菩提,本来无缚,亦无解脱。出家出家,何谓出家?出家的真义就是“没有烦恼”,随缘任运,无处不是极乐。
可见,秋水篇沿着河→海→天地最后一直到达道的境界的思路将我们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让我们领略到了集大成的三部曲:象大海那样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可谓之集也,如天地一般博大浩淼,广大精微,可谓之大耳,至于道之完美成就,浑然天成乃至本自圆成,斯可云成矣。集则大矣,大则成矣。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展转增上,逐步达到完美境界的过程。登峰造极即返朴归真也,亦可谓自我复归,自我完成也,如老子所言:“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乃至于(有始有终还是有为法,还在生死之中,故要超越之而达到——)无成无毁,无得无失,本来如是也。本来如是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何为“益”?何为“损”?益者,增也;损者,减也。简单说,学知识是越学越多,而且越多越好,但修道却是不断的减、减、减,减的越多越好,减的越多境界越高,全减掉最好,全减掉就达到无为境界了。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而不明白了”,减怎么就是好呢?要理解老子这句话,我们要知道:老子所说的“减”,减的是什么?其必曰:减的是虚妄、虚假、偏见、有为,将一切虚妄、虚假、偏见、有为彻底清除掉,最终显示出来的就是真实境界,此之谓“除妄归真、除妄显真”是也。此真实境界就是无为,故何谓无为?本来天然,本来天真,彻底自由,随心所欲,无不美妙的境界是也,而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也——不过你要明白,如此修道相当于神秀大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境界,仍属于渐修,还不是六祖慧能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境界。当然,顿渐一体,殊途同归,倒不必强作分别。
读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载之下,吾心通于庄子之心,乃至通于无量众生之心,通于宇宙万事万物,可得大自在矣。
金庸书屋